商品别名 |
青花瓷器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宣德青花瓷较多新样,如石榴式尊、兽耳四方折角八棱瓶、贯耳瓶、盒、匜、豆、盂、爵、花盆、文具、笔管、龙柄凤首流壶、天球、梅瓶、龙缸、罐、出戟盖罐、炉、钵、花瓶、厚胎大碗与骰盔等。此时所制的大盘比永乐时多。有一种86厘米之特大盘,绘以九龙海水,为其中之。景德镇御器厂遗址也曾出土了各式瓶、盆、缸、盘,大器很多,弥补了传世品之缺。中型器以收口、折沿与菱花口为常见,在今故宫博物院所藏的 750件宣德青花器中就占50%以上,只有2件书款。
隆庆时的青花瓷
隆庆时的青花瓷,色泽鲜艳,制作精细,可居三朝。传世品有瓶、壶、缸、罐、炉、盒、洗、盘、碗。器形除圆形外多为菱形、梅花花瓣形、方胜、长方、六方、多方、银锭式,且有镂空工艺装饰手法。器体厚重,但很。纹饰以云龙、龙凤、兔纹、仕女、婴戏为多,人物形象摹拟元人笔意,额宽、身长为其特点。款识一改以往的“制”字,几乎全部书“造”字,如“大明隆庆年造”。
.雍正时期的青花瓷(1723——1735年)
1.雍正朝仿明永乐宣德时的苏泥勃青较多,创新少。创新的有套杯,十个一套,心薄,微撇、身矮。借有灯笼尊、扁肚菊瓣瓶、贯耳瓶、蝠龙罐等。
2.工艺:粗工巧琢,考究建胎,不见接心。足根较深滚圆,俗称灯草根。民窑仿砂底,粗糙,有螺旋纹。
3.胎釉:详实雪白,瓷化程度好,胎体薄薄平均,釉汁津润津润。
4.青花:担负康熙白釉,白中闪青,部门仿明朝的苏泥勃青,但不是用进心料,而是用面染,使之晕散。民窑器收青带灰,足根圆,图案机械。雍正时,唐英督制的青花釉里红,颜色掌握自如,荣耀斑斓,红白相映,俗称唐窑。
5.纹饰:康熙后期开初,侧重于图案化,板滞,雍正时继绝。纹饰有仿明朝的云龙、云凤、云鹤、折枝花果、缠枝花草、花托八宝、贯套纹等,线条纤细。民窑有八卦、八仙、梵文、勾莲等。梵文扁长,图案化。扁体梵纹犹如躲文,机械。人物画有渔耕樵读,以男爲多;棋琴字画以女爲主。
6.款识:青花瓷上以楷书爲多,“年夜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六字三行款皆有。假托款,以仿成化、宣德爲多。民窑圆块款、肥白款、豆腐干款等。四朵花款,雍正后期坤隆后期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