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古玩>瓷板>重庆回收到的康熙时期瓷器的胎釉.. 免费发布瓷板古玩信息
广告
热门浏览

重庆回收到的康熙时期瓷器的胎釉特征,都在这里

更新时间:2020-05-19 10:18:02 信息编号:b51o5q8sg5d605
重庆回收到的康熙时期瓷器的胎釉特征,都在这里
  • 面议

  • 重庆

  • 白瓷

  • 康熙,瓷器,特征,工艺

分享

详情介绍

商品别名
康熙,瓷器,特征,工艺
面向地区
产地
重庆
材质
白瓷
制作方法
纯手工

重庆回收到的康熙时期瓷器的胎釉特征,都在这里

一、胎体

此时的胎土,淘炼得极为纯净细腻,如同糯米粉一般细白,又由于制坯技术的精密分工和烧成温度的适宜,使得康熙瓷器的胎体具有坚致细密的时代特色,较之明代及后世各朝的胎质更为细润。虽然这种密度很大的胎体,在烧结后都有沉重感,但仍与本身器型的比例和重量相宜,在器物上手时便能体会到这一特点。孙瀛洲先生在鉴别瓷器真伪时曾讲过:“行家一上手,便知有没有。”这是他亲身体会了康熙与其他时期瓷胎的比例和重量,而得出的经验总结。在康熙早期的一些粗糙民窑器物中,掺有杂质的粗松胎体还偶有所见;少数砂底无釉器和厚胎器的足际露胎处有火石红痕,虽也为黄褐色,但不如明代那样浓重强烈。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乾隆时期方告结束。

大器及一般琢器,胎体均较厚重,仍采用分段衔接的制作方法,但修胎工艺细致,接痕处平滑规整,不像明代那样明显到可用肉眼看出。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改进,及采用的工具,这时使胎体的处理和各种复杂器的成型,都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浆胎的器物,以胎质细腻和体轻著称,米黄色的胎体较为疏松,粉白色的胎体略为坚硬。

二、釉面

釉料配制纯净,釉面和胎体紧密地结合为一体。无论白釉、粉白釉或翠亮青釉面,都能在细硬似玉的胎体上显示出足够的硬度,并有紧披贴骨的光亮感。

器口施加含粉的白釉,为康熙瓷的普遍现象,有的器足亦然;而笔筒、花觚类口沿的一线粉白釉,则往往给人以厚唇凸起或出边之感。此种工艺方法,沿袭至雍正时期。但康熙瓷器口的粉白釉,由于釉质疏松,常造成口沿处漏釉与破泡,又由于干裂的破泡空内易于藏垢,而形成器口的片片黄斑。在康熙民窑器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此外,康熙早期的香炉、筒瓶、梅瓶、胆瓶、花盆、笔筒、盘、碗等器物,口沿或露胎无釉,或如晚明、清初那样,在器口施加深浅不一的酱黄色釉。

康熙青花及五彩器的釉面,早期呈现的,仍是传统的木柴窑烧制所形成的青白色,釉汁凝厚,个别有浑浊现象;中期为莹润的粉白色或柔和的浆白色,同时盛行一些胎体轻薄,青花色淡,釉面浆白,仿明代成化款的和亮青色釉面仿明代宣德、嘉靖、万历款的器物;晚期则再度出现青白色釉面,并且延续至雍正时期。清代瓷中,此种青中微闪淡绿,细润洁净,硬度很高的釉面,为区别于明代的“亮青釉”,被称作“硬亮青釉”;具有代表性的参照器物,有康熙五十四年款青花花觚、五彩献寿盘及枝果攒盘等。浆胎的釉面微闪黄色,有如同牛毛的细丝开片纹。

器底釉面表现不一:有的为光亮的粉白色,有的为柔润的浆白色,还有的为平滑晶莹的淡青白色;釉面中,还往往因熔融时流动不匀,形成条状或片状的凝滞痕。施釉极淡薄的,常常因气泡或缩釉而出现小棕眼,有的透过器底釉面,可见到胎体的同心圆旋痕及微小的跳刀痕。

咨询地址:重庆沙坪坝石碾路88号东原ARC广场1栋29-4. 提供咨询帮助解决藏品的地址

炜恒(重庆)艺术品有限公司 5年

  • 古董,古玩,瓷器,玉器
  • 重庆沙坪坝

———— 认证资质 ————

没有个人认证
企业认证已通过
天眼查已核实
手机认证已通过
微信认证已通过

最近来访记录

  • 广西来宾兴宾网友一个月前在360搜索访问了本页
  • 新疆克孜勒苏网友一个月前在360搜索访问了本页

相关推荐产品

留言板

  • 康熙瓷器特征工艺
  • 价格商品详情商品参数其它
  • 提交留言即代表同意更多商家联系我
炜恒(重庆)艺术品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重庆回收到的康熙时期瓷器的胎釉特征,都在这里”详细介绍,包括康熙价格、型号、图片、厂家等信息。如有需要,请拨打电话:13340267289。不是你想要的产品?点击发布采购需求,让供应商主动联系你。
“重庆回收到的康熙时期瓷器的胎釉特征,都在这里”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