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成都瓷器鉴定,光绪年间瓷器鉴定,老明清瓷器鉴定,一招鉴定老瓷器 |
面向地区 |
全国 |
仿品胎体过重或过轻
仿品因为时代用料的不同,与真品所用的胎料更加是不同,所以,在这一方面,跟真品是不可能相同的,现代的造假古瓷作伪者,都是用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进行分析真品的胎、釉的成分、配方,以及模拟古瓷的烧成窑炉气氛,乃至仿造古代窑炉等,所仿的古瓷器在胎、釉的手感,外观上几乎可以乱真,不易辨别真伪,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重量这一方面去突破,还有一点就是,清中期以前的瓷器,由于瓷土的原因,非常掂手,也就是重量比较大,而清中期以后包括现代的新瓷,胎质都是比较疏松,有的胎虽然厚,但是拿在手里缺失轻飘飘的。
根据造型、纹饰及釉色的基本特征,要求鉴定者熟悉陶瓷史,尤其是博物馆展出的藏品及其所出的各种图录,是学习陶瓷史的基本教材。近年兴起收藏热,各种收藏类书刊亦应运而生。但其中有不少书刊商业味过浓,又非工作者所编,谬误连篇,误导读者,害人非浅。故读者在选择参考书时,一定要慎重。为让初学者少走弯路,我推荐几本较好的书如下:
《中国陶瓷全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出版。该图录共15卷,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所收藏品皆为博物馆的藏品,每卷收录陶瓷文物200余件,均有图版说明,卷前有每卷主编前言。该书是目前国内出版的完备的一套古代陶瓷图录,与《中国陶瓷史》相佐,可对中国陶瓷史有形象的理解。
《中国出土瓷器全集》: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该图录共16卷,收集全国出土商周至清代瓷器4000余件,每件器物均有出土情况说明,其断代在学术界有不同观点者也加以注明。该书是目前国内出版的完备的一套全国出土古代瓷器的图录,学术性颇高,是鉴定瓷器的重要参考书目。
识别窑口即判定陶瓷的产地,其要领是把握陶瓷的工艺特征,胎、釉及修坯和烧成等,不同的产地均有各自的特征。如耀州窑系产品,同是青釉刻、印花产品,但陕西耀州窑底足露胎处均有褐色铁斑,河南地区产品则均为灰白胎;广西容县、滕县窑产品青釉则为铜绿。再如钧窑系产品,山西浑源窑的红斑在碗内多为对称的十字形,其他窑口的红斑则不规则,而浙江铁店窑则胎薄坚硬,与其他窑口的疏松的灰白胎有明显区别。还有明、清时的宜钧和广钧十分容易混淆,釉色不好区分,但宜兴窑做工精细,胎质细腻。
打磨。具体方法是使用工具在陶瓷表面反复磨擦,使其失去光泽,仿佛是旧的一样。常用的工具有兽皮和葫芦果实的外壳。这种方法因反复磨擦,即使表面很平滑,但也会在胎釉上留下磨擦痕迹。如果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些磨擦痕迹会暴露得一清二楚。当代打磨有使用机器配以木炭或细砂,像炒栗子一样打磨的,磨擦痕十分均匀,不易看出,须仔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