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古玩其他陶瓷类古玩元青花碗价值 免费发布特殊陶瓷类古玩信息

元青花碗价值

更新时间:2024-06-13 01:23:18 编号:fe3cave4h6793b
分享
管理
举报
  • 面议

  • 元青花鉴赏

  • 2年

ciqi88

18879871136 743674514

微信在线

产品详情

关键词
元青花鉴赏
面向地区
全国

元青花碗价值

器型特征元青花的器型绝大数是生活类实用器,少部分祭祀类供器跟装饰器。一部分也是受蒙古族风俗影响,元青花的瓷胎厚重,雄浑大型。比较常见的类型有:罐类、瓶类、壶类、盘类、碗类等,元代瓷器特别注重器型审美,因而比例谐调、圆润流畅,有精、气、神。仿品青花整体感觉呆滞死板、僵硬的感觉,有一些做工差的,器型大的尤为明显,像溜肩不圆润、鼓腹不流线,带盖的器物吻合不好,间隙过大等。

元青花瓷器上出现“点晕”现象,其生成原因和晕散的形成原因是相同的,这是元代制陶工匠对苏来麻尼料筛洗不精的缘故。当陶工用笔蘸着苏来麻尼青料在瓷坯上作画时,看似弥散状细粉状的青料,其实还含有不少较粗的点状粉料,当它们被涂刷在纹饰中,并被釉罩住,烧制后就出现了这种青花色中的“点晕”现象。

仔细观察元青花牡丹纹龙耳罐上的特写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在牡丹纹的花蕊部分有许多一粒一粒的圆点状的小小的蓝黑点,这些“小点”的颜色本身也有深浅,深的“小点”,凝聚点化得不散;浅的“小点”,可能化得开些。就像蓝黑墨水滴在青白色的纸上,有的化得开些,有的化得少些。这些可以明显的看出这种特殊的“点晕”现象

串珠状凝聚点晕如果排列成串,就会形成又一个苏料青花的特殊现象,即“串珠状凝聚”。

仔细观察下图元青花牡丹纹龙耳罐上的点晕和串珠,图中十分清楚地看到“点晕”现象变得十分有趣,一个个“小点”就像一粒粒珍珠排列,由纹饰中的线条把它们贯通成一串蓝色的“项链”,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串珠”,即“串珠状凝聚”。

这种“串珠”状的点晕现象,是真品元青花的特有记号。不少元青花瓷器上都有这种点晕形成的“串珠状凝聚”,特别是在长线条的纹饰中,比如绘有缠枝纹、龙纹的元青花瓷器,都会发现这种特殊的青花晕散凝聚现象。

普通大众对青花的认识可能是对于周杰伦的那一首歌青花瓷开始,青花瓷自唐代诞生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其中元青花价值高。说起元青花的价格那就不得不说,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及外销工艺品”

令人惊叹的是,这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终以2.3亿人民币拍出,创下了世界上高的拍卖纪录。这次拍卖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藏家,参与度非常高,引发轰动。这个价格要是按照当时的汇率,至今都没有有任何一件亚洲艺术品来打破。

元青花之所以珍贵,是因为所用钴料来自一种极为的苏麻离青。而这只梅瓶上也有苏麻离青烧制的瓷器特点:花呈色浓重青翠,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有锡光斑、铁锈斑痕(也就是银黑色四氧化三铁结晶斑),以及聚散光、青花晕散、青花下凹痕迹等。除此之外,元代瓷器特有外接胎痕迹、口沿内接胎痕、旋胚痕都在此瓶上可以看到。

花的多数胎骨为高岭土掺瓷石,称作二元配方。早在五代时,繁昌窑和北宋的青白瓷中已发明了此项配方。由于生产元青花的窑口不同,胎骨的特点就各自不一。经过配方的胎,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柔韧性,能够较大程度控制高温变形,大件器物的成型率。元青花的大罐有百斤、大盘、大碗、让人感到震撼。宏观看胎底有松软的感觉,没有明后期瓷胎坚硬,多数器底有沙眼、修底不光滑。琢器底足留下的乳丁,是部分工匠修足的特点。有一半器底露胎处有釉斑,多为窑工留下的记号。有人认为元代的真品必有火石红,还有一些玩了几年古瓷的人认为,火石红是时间久了、胎老了才会出的,这些都是误区。产生火石红的因素有两种:一是胎土淘洗不精,含铁量较高。二是烧造时垫烧物与器底产生氧化所形成。事实上,多年观查实践证明,元青花的胎底有一半不见火石红。
赝品胎质的表现:
有些赝品的胎泥是用机械搅拌,密度要真器,胎骨显得硬。真、伪相比同样规格尺寸的器型,赝品多数要比真品重。器底没有老胎风干滑润的感觉,伪造的火石红较为死板,多为人工喷、刷氧化铁,没有过渡。由于是新作,器物底部没有老旧变化的层次感,更没有真品的油润感。有些赝品圈足没有刀削痕,有的虽可见到,但能看出很笨拙,找不到古人那种熟练老道的匠气。

留言板

  • 元青花鉴赏
  • 价格商品详情商品参数其它
  • 提交留言即代表同意更多商家联系我

公司资料

景德镇哥瓦弟玉陶瓷有限公司
  • 阮诗龙
  • 江西 景德镇
  • 私营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1-10
  • 陶瓷
  • 景德镇瓷器瓷板画,礼品瓷大师瓷,艺术品
小提示:元青花碗价值描述文字和图片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
ciqi88: 18879871136
在线联系: 743674514
让卖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