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景德镇老艺人作品 |
面向地区 |
全国 |
567瓷器是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它的存在于时代挂钩,也与当时的文化环境挂钩。我们都知道,在60年代-70年代之间,中国出现了文化大革命,很多文化都遭到了破坏。即使如此,依然有很多不错的东西流传下来,比如瓷器。文革时期曾烧制过很多精美的瓷器,不过后来损毁颇多,导致存世量不多,也因此,567瓷器的价格不断攀升。
纵观近些年香港苏富比、佳士得、北京保利等拍卖公司的拍卖成绩,瓷器收藏拍品继续呈现“重质轻量”的特点——传承有序的仍受追捧。同时,不少人士将目光转向了国营“厂货”。有行家表示,567老厂瓷的价值虽然目前尚不足以比肩古代的官窑瓷器和外销瓷,与当代艺术瓷相比,价格也仍处洼地,但近十年来,“厂货”的价格翻了数翻,值得投资者们注意。
当年的国营厂货由于供应出口,题材以人物故事、戏曲和吉祥图案为主。例如上世纪70年代产的粉彩仕女“西厢记”,以典故为入画题材,画面细腻考究、构图生动、色彩艳丽,人物形态美观大方,再辅以繁复的吉祥图案花纹,显示出当时艺术家扎实的功底。这和当代艺术瓷多采用主题绘画形式有较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