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硚口银元回收银元回收行情,东西湖区银元钱币回收银元回收电话,硚口武昌银元钱币回收,孝感银元钱币回收银元回收 |
面向地区 |
全国 |
袁大头基本可以算是银元的代表了,很多玩银元的朋友接触的就是袁大头。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全名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民国建立后,北洋为了整顿币制,于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根据这一规定,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 造币总厂、江南造币厂开铸一圆银币,这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袁大头"。袁大头含银量高,币值稳定,很快就成为国内主流。甚至在全国解放后,藏区、西南少数地区信息相对滞后,竟只认袁大头,不认。为了照顾少数,新中国还于50年代利用沈阳、成都两个造币厂的模具,后铸过一批袁大头,投放这些地区。袁大头的市场表现也非常好、涨幅也很大。孙中山开国纪念币,为纪念民国诞生而铸造,俗称“孙小头”,和袁大头的脑袋相比,孙先生的头比较小,因此得名。但是由于度不如袁大头,所以目前来看,性价比较高。孙小头的寓意有很多,仔细研究起来很有意思:比如正面左右各有五瓣梅花,表示“五权宪法”,同时,梅花还是国民默认的“国花”;背面的嘉禾,是三片叶子,表示“三义”,更有“劝农务本”,期待丰收的意思。小头正面隶书“民”字,流行将后一画拉长,其解释为满清,象征胜利,出头。
银元交易行为活跃,为避免交易过程中出现“仙图”、“币图不一致”等纠纷问题,建议使用户外自然光拍照作为交易图片,亦可附上灯光下拍照的图片,便于买家多角度观察币的状态,减少纠纷。
统治时期银元
1,孙头银元
正面镌孙中山半身像(俗称小头),上有“民国”,下有“开国纪念币”字样,背面为麦穗围绕“壹圆”二字,四周为英文字。
2,孙船银元
有三种版式,一种是1929年(民国)试铸,正面为孙中山大头像,上边有民国字样,背面三帆船图,两边是“壹圆”二字。一种是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版,正面为孙中山像,上边有“民国二十一年”字样,背面为双帆船图,帆上有飞鸟三只,船的右边有太阳,左右两边是“壹圆”二字,以上两种流通不多,而比较多的是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版,正面为孙中山像和“民国二十二年”字样外,背面也只有双帆船图和“壹圆”二字。此种银元1934年亦有铸造。
银元要看包浆,要弄明白什么是包浆,包浆就是岁月的流通痕迹,薄薄的一层,不容易去掉。第二,从整体上看,我自己分为两小部分,1是从神韵上看。2从机械压力上看。说从神韵上看,也就是字口要有神,端正大方。
光绪元宝,清代、纸钞、铜币并行,至嘉庆年间发行新式银元,而光绪年间铸行金、银币更多。洋务运动也影响到铸币业,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于光绪十三年(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其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包括广东钱局在内,许多造币机均订购自的英国伦敦伯明翰造币有限公司。英国大工业的介入,使银币也沾染上色彩。先后铸行过“光绪元宝”和“元绪重宝”,“光绪通宝”,通宝制钱铸于公元1875-1908年之间,钱重从开始的一钱逐步减至八分,后减至六分,该钱为楷书,此外宝福局也铸过篆文钱,光绪通宝钱背文为满文记局名,也有星月纹,字有宝河、宝真、宝津、宝云、宝黔等,还有铭“千字文”者(即背穿上各见“千字文”一字,为宇、宙、日、月、往来等字)。
夹版银币:它的外层包裹两层银皮,银层较厚,一下一般不易磨出痕迹。这一种称夹心银元,是假银币为常见的一种。内夹铜、铁、铅等多种成分,其声音实短、沉闷且无转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