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别名 |
玉石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天然玉的形成方式
1.岩浆作用包括岩浆侵入、火山喷溢及岩浆期后热液作用等。
2、沉积作用包括生物残骸堆积、碎屑堆积、化学沉淀、表生淋滤等。
3、变质作用这是玉类重要的成因,包括区域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热液蚀变等。
4、构造作用岩石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碎。
5、天体坠落物如陨石玻璃(雷公石等)、莫道尔石、陨坑玻璃。
人们常通过宝玉石的硬度来区别宝石、玉石、彩石。一般而言,宝石的摩氏硬度在7以上,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翡翠宝石,但欧珀宝石比较例外,其摩氏硬度为5.5;高硬度玉石的摩氏硬度为6-7.5之间,如和田玉、南阳玉、翡翠;低硬度玉石的硬度在4-6之间,如绿松石、岫玉(部分蛇纹理石玉的硬度更低,能低到2.5)。低于4的矿物质,一般不再称为玉石,而叫彩石了。
除了刻划硬度之外,还有一种硬度标准叫抗压硬度,或者压入硬度,即硬度,它指的是抗外界打击力的能力,在玉石行业中也叫韧性。自然界中抗压硬度高的乃黑金刚,标记为10度,其次就是和田玉,抗压硬度为9度,翡翠、红宝、蓝宝为8度,钻石、水晶、海蓝宝石为7-7.5等等。用另一种方法表示,和田玉的抗压硬度为1000,翡翠则为500,岫玉为250,而玛瑙仅为5。和田玉具有如此高的韧性,是由于其晶体分布有如毛毯一样编织而成,分子间的作用力十分。
在实践中,玉匠通常通过观察碴口来查看玉石,一般切下一小片,用小锤击断,观察断口,与韧性强的相对而言为玻璃性。韧性强的玉石,不易打出断口,即使有断口,断口也参差不齐;而玻璃性的玉石断口处,通过断面光亮,叫“亮碴”,类似贝壳形状。介于韧性与玻璃性之间的玉石,通常叫“糟性”、“肉性”,其碴口为粒状、平行束状、针状等等。通过这种观察,还可以观察到玉石有无解理特征,如有解理或裂纹,在敲打时,玉石会沿解理或裂纹的方向断开。
当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以玉粉经人工高压合成的伪玉,颜色和硬度都近似和田玉,鉴别时要特别小心。真古玉有土沁、石灰沁、水银沁、尸血沁、朱砂沁、铜沁、表面氧化层等,赝品的沁斑有的是油炸的,有些是火烤的,有些是用化学药水浸蚀的。弄清楚真品和赝品在颜色、光泽、厚薄等方面的差异和区别很重要。玉器表面的雕刻线条断面不同,有V形、半圆形和U形等,U形是现代机器加工的重要特征。雕刻的线条槽口和表面皮亮,在颜色、包浆等方面一致的是真品;线条槽口两侧边有毛道崩裂现象则是现代“机器工”的特点。
通常人们谈论时提及的玉石主要是指和田玉(白色为典型颜色)和翡翠(绿色为典型颜色),这两种玉石是当前国际上公认比较有价值的玉石。宝石通常是透明的,由于表面极光滑,使宝石表面反射光线的能力比较强,并且光线可以进入宝石内部经过反射和折射再离开宝石到达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看到的净度高切割好的宝石通常总是闪闪发亮。而玉石由于它是由无数个细小的晶体组成,晶体之间总是有缝隙的,所以加工的师傅抛光的再好,也不可能达到宝石表面的光洁程度,光线在玉石表面形成的轨迹如同阳光洒在有波浪的湖面上,这种效应又称作漫反射。
田黄石在当今的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买主大多是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华人集中居住的地区,越是质地优良,雕工特的田黄石佳品,越能吸引收藏家兴趣。中国印章的美学表现为篆刻、印钮装饰和印材的品质三方面,名贵的田黄石与印章结缘,不仅丰富了印章的审美价值,同时也使田黄自身的价值倍增。田黄石的色泽,以沉着而纯净的深黄为基本色调,象征着富贵。一块田黄印石,除了应具有细腻、温润的特征外,还要色泽、纹理鲜明、形体较大、印钮雕刻精美,如果印面出自篆刻名家之手,其价值就会更高一筹。收藏田黄石有旧石与新石之分,旧石总体上说品正、形正的较多,而新石往往为了不减少分量,多以自然随形为主,很少被加工成方正的印材。田黄石有着特的纹路,通常被称作“萝卜丝纹”,一些人往往以此作为鉴别田黄石的依据,但是,事实上一些有“萝卜丝纹”的石料并非就是田黄,所以单凭一种纹路是不能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