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景德镇老艺人作品 |
面向地区 |
全国 |
有人说“567”瓷器可以追溯到清代,我说不对,宋元明清都可以追溯到,但是追溯的含义是借鉴,而不是说元明清时期都有“567”的存在,从宋代的影青釉开始,景德镇瓷器初露锋芒,元青花的出现开始奠定其在中国瓷器中领风骚的地位,明清两代的御窑厂更是将其推向世界舞台
纵观近些年香港苏富比、佳士得、北京保利等拍卖公司的拍卖成绩,瓷器收藏拍品继续呈现“重质轻量”的特点——传承有序的仍受追捧。同时,不少人士将目光转向了国营“厂货”。有行家表示,567老厂瓷的价值虽然目前尚不足以比肩古代的官窑瓷器和外销瓷,与当代艺术瓷相比,价格也仍处洼地,但近十年来,“厂货”的价格翻了数翻,值得投资者们注意。
当年的国营厂货由于供应出口,题材以人物故事、戏曲和吉祥图案为主。例如上世纪70年代产的粉彩仕女“西厢记”,以典故为入画题材,画面细腻考究、构图生动、色彩艳丽,人物形态美观大方,再辅以繁复的吉祥图案花纹,显示出当时艺术家扎实的功底。这和当代艺术瓷多采用主题绘画形式有较大不同。
上世纪70年代,景德镇艺术陶瓷逐步复兴,在传承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目前存世的厂货和当代艺术瓷称得上是各领风骚。国营厂货都以煤窑、柴窑为主,而当代艺术瓷大多以气窑替代;其二,厂货以天然矿石颜料为原料,当代艺术瓷多用化学原料;第三,早年国营瓷厂、研究所内汇聚众多高人,代表了当时陶瓷绘画各领域的水平,他们分工明确,各尽其才,而如今的艺术瓷创作则由个人立完成,凸显个性和创新理念。
值得关注的三个年代
收藏五六七陶瓷,总的有三个时期特别值得收藏,高货很多。
一是1949-1965年,私营瓷社,公私合营,合作社化,国营瓷厂成立。这个时间段,提倡恢复前朝技艺作品,创新新时代作品,提倡百花齐放,所以这个时期作品收藏价值相对较高,很多名家作品价值不菲,以王步大师为天花板的代表。
陶瓷收藏一直是收藏界的一大热门,随着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等作品以亿元天价成交后,更是把陶瓷类收藏推向了又一个高峰,同时也推动了收藏界对元青花产地景德镇厂货老瓷的关注,几年前便有者在景德镇大量收购567老厂瓷,力度之大让许多原来对此类陶瓷认识不够的景德镇本地人吃惊不小,于是纷纷跟进,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厂货瓷购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