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古代人物瓷器鉴定,成都瓷器鉴定,免费鉴定古瓷器,大清瓷器鉴定 |
面向地区 |
全国 |
仿品剥釉不自然这一点在老瓷上自然剥釉是由于胎釉结合不好或者长时间而造成的,剥釉的周围还可以继续剥,而新瓷的剥釉则是打出来的,剥釉的周围胎釉结合处还是非常紧密的。仿品放大镜下露出破绽
用高倍数放大镜,可以发现古瓷其内部氧化程度,凡是用氢氟酸处理过的瓷器,高倍数放大镜下可显出无数个被酸腐蚀过的小孔,非常容易辨别。
陶瓷鉴定是文物鉴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任务不单纯是鉴定其真伪,还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四项任务:一是断时代,二是识窑口,三是辨真伪,四是评价值。项有些内容相互交叉,性质近似。第四项则主要是评价陶瓷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方面的价值,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鉴定陶瓷有两种方法:一是使用科学手段确定古陶瓷的时代、窑口、真伪和价值;二是凭借考古和实践经验,用目测、手摸等方法断定其时代、窑口、真伪和价值。科学手段需要借助于科学仪器和精通知识的技术人员方能进行。用目测、手摸等方法鉴定古陶瓷的科学依据有三条:一是纪年墓出土的文物,二是考古发掘的文化层,三是陶瓷本身的确切年款。依据上述三方面提供的陶瓷文物资料,对其造型、纹饰、胎釉及工艺诸方面进行综合排比分类,便可摸索出规律。
断时代的要领是把握陶瓷的造型、纹饰及釉色特征,根据造型、纹饰及釉色特征可断定陶瓷的大概时代,如龙纹,隋唐时期多以雕塑的形式出现,用来装饰壶柄,宋代的龙纹则多以刻花和印花出现,其形象十分规整,与同期的绘画和织锈等工艺品的龙纹如出一辙,元代的龙纹矫健,明请的龙纹富于变化。再如郎窑红釉,一望釉色便可断定其上限为康熙时期产品,而钴蓝釉瓷器,其上限肯定不会早于元代早期。造型也是如此,如凤尾尊,其上限不会早于清初。再如棒槌瓶,其上限也不会早于清初。还有梅瓶,宋代开始流行,宋、元、明、清历代都生产,但每个时期的造型曲线变化都不一样,把握住每个时代标准器物造型的曲线变化,自能断定其时代。
总之,把握各窑口的工艺特征,是分辨窑口的关键所在。这方面的参考书目主要是各地区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报告,如耀州窑、磁州窑、长沙窑、漳州窑、德化窑、建窑、龙泉窑及南宋官窑,均有正式的发掘报告出版,其资料翔实,可资参考。另有两本图录介绍如下:
《中国古窑址瓷片展览》:该书是故宫博物院精选历年调查古窑址资料,包括13个省44个县(市),时代上迄东汉、下迄元代的500件展品的图录,有英文版、日文版和香港版三种,是研究、鉴定元以前瓷器窑口的重要资料。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采集到的瓷片资料,许多窑址未经正式发掘,便已荡然无存。
《故宫藏传世瓷器真赝对比历代古窑址标本图录》:该图录为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出版,书分两部分,前半部为真赝瓷器对比,后半部收录故宫藏瓷片标本48个窑口共计322件标本。前书为出国展览图录,非正式出版物,发行量不大,而该图录为正式出版物,两书有异曲同工之妙。
陶瓷作伪起源于清代末年,到民国时期盛;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又掀起一股新的浪潮,大有超过民国之势。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列强在大地上进行疯狂的掠夺。文物珍宝当然不能逃脱此厄运。但传世品和出土文物毕竟有限,于是乎,制作假古董的行业便应运而生。从清末到民国期间,假古董作了多少,至今没有人能统计出详细数字。但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发明了热释光断代法,用这种科学方法测定,国外某个收藏中国唐三彩甚多的有名的大博物馆,其唐三彩几乎全是伪品。由此可窥,作伪数量之一斑。
烟熏。这种方法一般是将新仿的陶瓷悬挂于厨房灶的上方,任凭其烟熏火燎,待一定时间后,也会得到满意的效果。鉴定这类陶瓷的要领是仔细辨认其油腻痕迹,真者无油痕,伪者多发黄,且有油质感。
五是复烧。将新仿的陶瓷裹上泥土,放入窑中复烧。外裹的这层泥土中混有一种黄土中的结核石,这种结核石粉碎后掺入土中,再配上微量的酸和水,放入窑中烧至700-800摄氏度即可。这种方法是当代新发明的,使用不到10年,效果较为理想,既可退去浮光,又可咬上土锈,迷惑了不少人。但仔细观察,其土锈仍是呆板,过于做作。
旧胎新彩:这种作伪方法也称后挂彩,大体上有两种类型:一是直接在旧物的白釉上加彩装饰,使之成为五彩、粉彩、斗彩等名贵品种。这种方法多选择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白釉瓷器加工。二是将旧物的釉磨掉后加刻暗花,施釉二次烧成后再加釉彩绘装饰。如传世品中有将嘉靖白釉瓶磨釉后再刻暗花,施釉烧成后再加五彩的。还有将康熙瓷器磨釉后施釉二次烧成后再加绘墨地三彩的。此外,尚有将旧物直接施上颜色釉的。如传世品中,有将成化青花盘挂上红釉的;有将万历青花盘挂上绿釉的;更多的则是在永乐、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万历、康熙、雍正、乾隆等朝的白釉器上挂黄釉或其他颜色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