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别名 |
回收袁大头银元,袁大头大洋 |
面向地区 |
全国 |
银元俗称“大洋”、“洋钱”或“花边钱”。银元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是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
大约在明万历(1573年-1620年)年间银元流入中国。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在西藏铸行“乾隆宝藏”银币。道光(1821年-1850年)年间,台湾福建等地也曾仿制银圆,称为银饼。光绪十六年(1890年)清廷开始正式铸造银元“光绪元宝”(即龙洋),各省纷起效尤。[1]民国时期建立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也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银元是近代币收藏的重要币种之一。
要多学习通过形制、包浆、字体、锈色来判断银币的真假,以及识别银币的版别。敲击、酸检验等方法尽量少用。另外千万不要用牙齿去咬银币,否则会破坏品相。国历史上发行量大、流通广、存世量多的10余种“袁大头”机制银币(民国3年、8年、9年、10年等)。
“袁大头”是银元收藏中普通的一种,也是市民手中收藏多的一种。1914年,袁世凯为了解决军费和提高个人政治地位而发行银元货币,因银元铸有他的侧身图像,故此又称“袁大头”。“袁大头”由天津造币厂开铸,其后南京、广东、武昌、甘肃等地的造币分厂陆续铸造,随即其便成为当时的通行货币。由于铸地多、铸量大,出现了许多版别。尽管版别存在差异,但“袁大头”的标准重量都为七钱二分,以今天的计量方法是26.697克,成色为89%;有壹元、中元(五角)、贰角、壹角四种面值;按年号,“袁大头”主要有3年、5年、8年、9年、10年版等。其中5年版没有壹元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