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大清康熙年制瓷器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大清康熙年制款识,一般是表示在瓷器的底部,会写上皇帝的年号,那个就相当于现在的厂家和上产日期,而大清康熙年制款识,就是康熙年间生产的东西的标识。那么,大清康熙年制款识如何辨真伪?
现在社会传很多关于康熙年间的瓷器,其底部有“大清康熙年制”六个字,一般都是刻上去的,康熙年间的,一般分为官窑和民窑两种。官窑的不惜重金,只求漂亮,民窑则自由活泼一些,不受宫廷的限制。
到了康熙年间,康熙废除了一项东西,叫做“匠籍”,这个就是说原先,你是烧瓷器的工匠,就只能做这个,不准做其他的,废除之后,工匠人就可以种地,能够吃饱饭了,就有时间去研究烧制陶瓷的工艺,这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加快了陶瓷工艺的发展。康熙年间,陶瓷工艺鼎盛时期是中期,中期的陶瓷更加通透,厚薄适中,加入了很多新材料,烧制出的陶瓷颜色更加鲜艳,细节更细致,花色更多。
康熙时期瓷器的纹饰有绘画、刻印、堆塑、镂空等几种方法,其中以绘画纹饰为主。初期仍然保留明代晚期的特点,比较注重写意,绘画的线条粗放有力,画面表现得极其古朴典雅、生动活泼。初期以后的绘画趋向于工笔画,画面不如以前那样生动活泼,比较规整、死板。康熙朝瓷器上的绘画题材基本上脱离了以往的形式,大大发展了历史人物故事一类的题材,如三国人物、西厢记,竹林七贤、五老观图、踏雪寻梅等,也有不少反映劳动人民生活题材的,有耕织图、渔家乐、渔樵耕读等,还有一些神话传说的绘画题材,如八仙、三星、八仙庆寿、麻姑献寿等。此外也有各种草虫、花鸟、禽兽、云龙,山水、人物、八宝、博古,花绘、缠枝花卉、折枝花卉、婴戏图、楼台殿阁等。
康熙御窑瓷器,无论从胎质、釉彩,还是造型、纹饰等方面都追求精益求精,釉面光滑细腻,胎土淘练精细,胎釉结合好,器形多样而雄浑,整体表现出了规矩、挺拔、大气和豪放的特色。
瓷器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特别是在清代达到了瓷业水平的高峰。康熙御窑瓷器承前启后,在中国古代瓷器发展史和清代瓷器的烧造中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家集景德镇陶瓷瓷板画销售推广,收藏品鉴定评估,陶瓷文化传播类产品交易的综合性平台,公司主要经营景德镇陶瓷瓷板画,大师瓷 礼品瓷 等艺术品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