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别名 |
青铜器 |
面向地区 |
全国 |
产地 |
其它 |
材料来源 |
人造 |
雕刻工艺 |
蚀雕 |
流派 |
北方派 |
适用场景 |
家居 |
制作方法 |
机械 |
今天(7月15日),西泠印社2017年春季拍卖会正式举槌,在“南宋宫廷旧藏西周重器国宝兮甲盘专拍暨中国青铜器专场”中备受瞩目的青铜兮甲盘以估价待询上拍,经过几轮场内与场外电话委托激烈竞价,终以1.85亿元 落锤价被2020号藏家拍得。同时,创造国内青铜器交易高成交纪录。
它的出身豪华:经王国维考证,兮甲盘的原主人为西周朝太师尹吉甫,他不仅是西周大政治家、大军事家,还是中国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采集者和编撰者,被称为“诗祖”。
它的铭文媲美《尚书》:兮甲盘铭文一百三十三字,为国内拍场铭文字数多之重器,所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齐备,史料价值,堪与《尚书》媲美。铭文所记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简而概括如下:
一,所涉人物级别之高。周宣王为西周倒数第二王,开启了“西周中兴”之盛世。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虢季子白盘”即是周宣王所铭,且比兮甲盘要晚七年。兮甲就是尹吉甫,是当时的军事家、政治家和大诗人,文武双全。他是《诗经》的主要编纂人,保留和弘扬了中国早期文化,被认作“诗祖”。
二,记载保卫国土、稳定南北边疆。兼及与少数民族之关系。兮甲跟随周王北伐匈奴获胜,保卫北方国土。又治理南淮夷,维护了王朝东南边疆的稳定。“虢季子白盘”同样记录北伐之事。
三,记载建设法制、完善社会制度。兮甲监督贡赋,规范商贸,严明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臣。孔子尚钦周礼,周代之制度也可谓中国后世一切制度的鼻祖。
四,记载开展贸易、丝绸之路萌芽。南淮夷向周的进贡主要是丝织品,线路自黄淮到陕西,即是早期的“丝绸之路”。
五,流传为宋代以来金石学及其他学问之缩影。宋代以降张抡、鲜于枢、陆友仁、吴式芬、陈介祺、吴大澂、罗振玉、王国维、容庚、郭沫若、陈梦家等几乎所有重要之金石学著作均载此件。另,对文字的兴趣不仅兴起了金石学,也可谓宋代以后其他学问之开端。
该铭文对于研究西周官制、战争、封赏、税赋、奴隶、贸易管理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兮甲盘金文书法也有着强烈的特的风格。正如王国维所说:“此种重器,其足羽翼经史,更在毛公诸鼎之上。”
它的递藏:在宋朝浓厚的金石学氛围下,兮甲盘被收入南宋宫廷,南宋末年战乱流落民间,被元代官吏李顺甫发现,后李顺甫将盘赠与元代大鉴赏家鲜于枢,经数代名贤收藏传递,清初被收入清河保阳官府,直到清末辗转至大收藏家、鉴赏家、学者陈介祺之手。随后,兮甲盘不知下落,从此只能从陈介祺、吴大澂等人遗留的拓片上看到盘的图案和铭文。
它的著录让人震撼:自宋代以来,途经宋元明清历代金石学大家,多达百余种。如重要著录有宋代张抡《绍兴内府古器评》,元代鲜于枢《困学斋杂录》,元代陆友仁《研北杂志》,清代陈介祺《簠斋藏古册目并题记》,清代吴大澂《愙斋集古录》,近代容庚《商周彝器通考》等。
青铜器一直被视为国之重器,是收藏家认可的板块,也是收藏领域的大项,由于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青铜器的收藏价值,所以其未来的保值、升值空间是的。传世青铜器多为历史上收藏家递藏,来源清晰、流传可靠,大多经过著录出版,被学术界广泛研究和认可,因而更具有不可估量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
今年,3月份纽约佳士得藤田美术馆珍藏专场上,4件代表着市场所见高水平的商周青铜器拍出约合近9亿元人民币的天价,而国内由于相关政策限制,青铜器交易仍旧会长期处于低谷,希望今天兮甲盘的成交能为青铜器交易打下一针强心剂,在全球市场上引发一波可观的“青铜热”。
最近来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