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瓷器鉴赏 |
面向地区 |
全国 |
从各朝代陶瓷的器型去判断陶瓷鉴定,造型是一个重要依据。它有明显的时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 饭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皿,一般人对它也许注意不多。其实,它的造型也是不断地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唐代的饭碗,一般是深腹,直口,实平足,胎厚,体重。明代的碗,口外撇,腹深而丰满,圈足较高,给人以古拙稳重之感。
入清以后,特别是康熙时期,碗口外撇,但弧度没有明代大,腹深但显得瘦小,圈足开始变矮。到雍正以后,其圈足下处,一改明代的平齐而向圆形(俗称“泥鳅背”)演变。 又如,我们常见的口小、肩丰、圈足的梅瓶,它也随着不同时代而变化。宋代的梅瓶造型是小撇口,短颈,肩特别丰,身体修长,圈足,给人以古朴秀美之感。到元代,则改宋代时的小撇口为板唇口,短颈加高,从直统式小颈改为喇叭状,下身加粗,体形变大。到了明代早期,其口又改为卷唇口,肩丰而斜,下身略胖,改变了宋代的秀长身形,向平稳实用发展,这是梅瓶造型美的时期。发展到清代雍正时的梅瓶,它以明代早期为式样,但其口往往略明代,和颈相接处象欠一定弧度似的,没有明代早期那么好看。这时期的梅瓶,虽然丰肩,但肩的上部不是忽平就是下斜,下身又有所加粗,造型呆板,失去线条美。到清代后期,其造型更加呆板,更加粗糙,艺术欣赏价值也就更差了。
出土痕迹:历代瓷器出土的铁证
出土痕迹是一个很重要的痕迹,这个痕迹把握起来有很多的困难。同样是北方的土,北京的土和内蒙的土、东北的土是不一样的,南方的土,比如说四川、重庆的土,和江西的土、福建的土又不一样,土质都有很大差异。
陶瓷的鉴定技巧:三招教你看懂古代瓷器
还有一方法是埋在地里,埋个三两年,三年以上的不是没有,少,这是因为人们的浮躁,埋了这么多年一定是希望盈利的。好比我们说民国的东西,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瓷器、玉器、铜器都非常的精到。虽然大清朝不复存在了,但那个朝代对这些匠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匠人们的心是静的,他崇尚一门手艺,有了这门手艺才有饭吃,所以他做的东西一定是踏踏实实的,是经得住推敲和琢磨的。现代人浮躁到这种程度,他沾的泥土也和浮躁的心贴在一块了,无论能埋多少年也是一样地要作弊,这往往也是暴露他们马脚的地方。
文物鉴定,主要有目鉴、考证和科技检测三种方式。古董,其实就是古代文物,所以掌握文物鉴定的正确方法,才能少走弯路,早入正道。
具备这七个要点知识,你的瓷器鉴定水平就算入门了
文物鉴定并不是只有少数研究人员才能掌握的本事,是可以通过学习掌握方法和技巧的。有志于在古代瓷器收藏和其他古物收藏领域里取得一定成就的朋友,跟随真知堂,去系统地学习一下文物鉴定的方法吧。文物鉴定,掌握七个方面的知识。看一看,你都掌握了多少。
细致观察胎釉的特征,由于时代和地区不同,在胎釉成分和烧造方法上也或多或少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因此在鉴别一件陶瓷器时决不能离开这方面的细致观察。观察古瓷的釉质,一般要注意其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以及气泡的大小、疏密等几方面的特征。可以说耳、目、手三者并用,方不致限于表面或拘于一格,而对于旧坯新彩、补釉提彩、旧彩失色重画,以及旧白釉器新作暗花、款识等各式种样的仿品。尤其应当慎重研究。
在中国传统的陶瓷艺术中,陶瓷造型既是构成陶瓷艺术的重要方面,也是陶瓷功能和装饰纹样的载体。回顾整个陶瓷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推动陶瓷发展的首要因素是生活水平的提高,然后是科学技术和工艺技巧的进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先辈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陶瓷器的造型样式,这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与学习。
道光(1821~1850),为清宣宗旻宁的年号。道光朝瓷器生产不如乾隆、嘉庆朝,质地与釉色及纹饰均无法与乾嘉相比。官窑款识品种更是,多为“大清道光年制”篆书款,款识排列以六字三行无边饰和一行横书为常见。书写材料有青花、矾红、紫彩等。有书款,刻款,也有描金款识。字书写流畅。民窑款识见有“大清道光年制”篆款和“道光年制”篆款。外围单框,或无边饰。款识书写不工,字迹潦草,其车有些字不可辨认。
咸丰(1851~1861),为清文宗奕宁的年号。咸丰一朝为清王朝衰落的关键年代,内忧外患不断,太平天国使清王朝无法顾及瓷器生产,后太平军浮梁县,导致了御窑厂毁坏,造成官窑无法生产。传世咸丰官窑极为少见,民窑也多半不写款识。目前所见咸丰官窑年款多为楷书款。“大清咸丰年制”六字青花楷书款为成丰年款多见。或双行或三行排列,也有一行横书。书写材料有青花、矾红彩。有书款、刻款、捕金,款外均不加边饰。民窑纪年款有六字和四字篆款,外或有双框,或无边饰,书写潦草,难以辨认。年号纪年款有“咸丰壬子秋月面壁作”等。
光绪(1875~1908),为清德宗载湉的年号,光绪朝历时34年,瓷器烧造量,质量在晚清中为佳。其中光绪大婚,慈禧六十和七寿等均有大规模的稍早。官窑年款以“大清光绪年制”为常见,或二行,或三行,或一行横书等。清书写材料有青花、红彩、紫彩、金彩等。有书款也有暗刻款识。 “光绪年制”四字款较六字款少见,款外无边框,此时篆款更为少见,字书写工整。民窑款识以六字楷款多见,书写有工整和草率。工整的可媲美官窑,草率的极为随意。四字篆书款如同印章,篆法不合理,有些字无法辨认。另还有“光绪年造”、‘‘光绪年制”,“光绪八年”等。
同治(1862~1874),为清穆宗载淳的年号。成丰朝御窑厂被毁后,于同冶五年恢复了御窑厂的烧造。因战乱工匠逃亡,有技术的工匠流失严重,所烧瓷器质量粗糙不堪。官窑款识以“大清同治年制”和“同治年制”楷书款为多。款字书写较为规范,款外均不加边饰。书写材料有青花、矾红和金彩,有书款和刻款等。民窑款识有六字和四字篆款,或书或亥于器底,字草率,不易辨认。
宣统(1909~1911),为清代后一个皇帝溥仪的年号。宣统官窑款识以“大清宣统年制”六字楷款多见,有青花、红彩、紫彩、墨彩等。有书款和刻款,书写规范工整。民窑款识为六字楷体,书写不工。
1、火石红:是指古瓷露胎处,显示红色,也有黄红色,紫红色,灰红色等.个别火石红严重者,也可从胎上爬上釉面一、二毫米。又分出窑时便有的,称“窑成火石红”;出窑后逐渐形成的,称“后天火石红”。2、破泡:是指釉面的气泡,因年久风化,硅胶化,经清洗,摩擦而产生的破裂,一般看到的是釉面上层的破泡,釉面损伤太严重时,才见到中下层破泡;宋瓷上,会有此现象,难仿。如在破泡里找到臭干黑或黄水斑,就可判定为古瓷了。3、水流痕:是指古瓷在封闭的空间,长达数,其四周的物体挥发的水汽聚集流淌的痕迹,有动感。一般为深黄色,很难洗净。仿者,易洗。与土藏气丶土脏气有别。水流痕,也是鉴定为古瓷的一个重要的证据,并且用容易肉眼鉴别出。4、水银沁:古瓷长久接触水银,会粘合,极难洗净。水银沁,也就是指陶瓷上沾有了金属汞。
翘翅:指釉面开裂,收缩,边缘向外翘起,如鸟翅.古陶瓷特征,常出现唐以前的陶瓷上。难仿。38、开芒片:指出水后,釉面重新开裂,裂片翘起,手抚如触芒。个把月后,又自行关闭,如平面。复置水中数年,再拿出,又会开芒片。以临汝瓷,冰瓷为。39、活芒片:开芒片后,片隙里进了脏物,则谓死芒片,不会再开闭。活芒片是干净的,再经水泡,可重新开闭的。40、探底:砂纸磨底足,探知胎色﹑胎质﹑老化﹑火工等情况。
急干片:古瓷出水后,没有慢慢凉干,便遭风吹日晒,不该开片的瓷器,也会开片,但因是同时急干片,故片纹色彩一致。收缩缝小,以区别其它开片形式。有仿,但太不象。42、鱼籽纹,形如鱼籽的裂片,片较小,间隙大,色黑,古瓷特征,难仿。43、龟裂纹:如龟壳的裂片,大片。古瓷龟裂纹片缝大,色黑。以汝瓷为显著。缝色是窑后形成的。千年前形成的必有管状片缝迹象。目前仿出,也无人知晓这一特征。无著作论及。近面世后出的,多无色,与现代仿品差别不大。44、脱衣伤:瓷器长期受腐,釉面全部脱光。脱衣伤,常有发粉和脱釉等特征伴随,容易鉴定。
陈酸斑:长期受酸的有机物浸染,而形成的斑,斑痕深入胎骨,坑洼明显,坑洼边缘有锐角。而仿品的酸咬斑,是急拿,有模糊感.并只是表面。46、阳光斑:老黄色,微红。是经十年以上,长期定位在野外阳光下,日照形成的斑。其斑点可透瓷面。内外一致.破碎观胎,胎色也被晒成红黄的斑色。47、针状芒硝:出土瓷,不洗不动,阴干,一月后,会生成针状芒硝,唐之前陶瓷为显。48、烘酒香:酒器,水湿之,文火烘之,土香气中可闻辩到酒香,陶器为。49、宝光:五前的古瓷,若没经日晒,水烫,火烤,或闷热天,或大雾天,可见古瓷四周散发白光,大而圆,区别于朦胧光。发光大时,隔布,隔纸,都可见。因其神奇,故前辈称为宝光。
主营行业:陶瓷 |
公司主营:景德镇瓷器瓷板画,礼品瓷大师瓷,艺术品--> |
主营地区:江西景德镇珠山区 |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时间:2022-11-10 |
经营模式:生产型 |
公司邮编:333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