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别名 |
银元鉴定检测,金锭鉴定检测,金银币鉴定检测,银币银锭鉴定检测 |
面向地区 |
全国 |
民国十二年龙凤壹圆大字版银圆
民国12年(1923年)天津造币厂铸样币。此币铸造背景和正面图案,钱币学界颇有争议。经查考鲁迅先生的日记,现已能确证“十二章图案”系鲁迅先生会同许寿棠(即季市)、钱稻孙3人共同设计,原拟作的图案,现铸制在本币正面。设计过程介绍如下:
鲁迅先生于1912年2月应民国临时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的邀请,到南京教育部任职。不久,教育部随进北京。同年5月鲁迅先生抵京,即在教育部报到,直至8月才任命鲁迅先生为检事,随后改任为社会教育司科科长。当时府决定由鲁迅、许寿棠(即季市)、钱稻孙三人同拟图案。3人接到任务后,即积极研究,共同设计一幅古为今用的十二章图案,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能、献,并将涵义逐一解释于后……以上事例都可从1912年8月28日鲁迅先生的日记和1913年2月当时教育部编的月刊卷册(文犊录要)栏中《致拟图说明书》中得到证实。
该图设计精美,包罗万象,匠心特(北京鲁迅博物馆现藏有钱稻孙先生捐赠的《拟民国初期铅模》实物一方)。除此币正面用该图案外,尚有山东张宗昌于1926年试铸金币十圆及二十圆两种。1926年直隶褚玉朴铸银辅币一角、二角两种。1926年张作霖铸“陆海军大元帅”壹圆纪念银圆一种,1927年又铸“民国十六年”壹圆纪念银圆一种,先后总共十种之多。发行流通后深得民众的喜爱。
该币正面中间镌十二章图案,上雕“民国十二年造”;背面记值文字“壹圆”,根据“壹圆”2字的大小不同,此币可定为大字版。
袁世凯开国纪念币俗称大胡子币
据传此币系民国元年(1912年)南京造币厂铸。
1912年3月,孙中山先生被迫将临时大之位让给北洋军阀头目袁世凯。不久,南京造币厂设计制造了“袁像”开国纪念币,仅壹圆一种币值。
但此币缺乏史料记载,因而泉界争论较大,有部分钱币收藏家认为是程德全在任江苏都督时所铸的开国纪念币。
正面:镌袁世凯留长须的七分脸像,居中;外围雕“民国开国纪念币”九字,两旁花饰。
背:点圈内为“壹圆”2字,两侧嘉禾和小叶相衬,外围英文为民国一元。
据传此币系民国5年(1916年)或民国8年(1919年)天津造币总厂铸造。
该币史载不详,旧说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自封帝国,自定洪宪年号,于民国5年特制以下3种币型纪念章。
另据《中国纪念币考》中所载,该币是民国8年天津造币总厂厂长李伯琦令唐尚金工程师所雕,正面系借用“共和纪念币”之3个版别的面模,即系袁世凯正面戎装像。背面为大飞龙图案(采用临摹“洪宪小飞龙拾圆金币”图案刻制而成),这3个版别的3条龙身和龙爪都大同小异,惟有龙翅各不相同,另外还镌有“帝国”和“洪宪纪元”等字样。
李厂长因其雕刻精美,故下令试铸若干枚。至于后人有否加铸以及确切的制造背景,还请泉家继续考证。
因该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铸制,数量又不多,故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现分别介绍于后。
苏维埃共和国川陕省造币厂造壹圆银圆
此币有3种版别,由川陕省苏维埃工农银行于1933年12月在四川省通江城郊正式建立川陕省造币厂,铸造苏维埃银圆,同年发行,流通于川陕根据地。现搜集到3种,面额都是壹圆,都是1934年铸造的,重26.72克,成色88%。
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撤离根据地后,苏维埃银圆即停止发行。
正面:3枚同为“苏维埃共和国”、“川陕省造币厂造”,两侧各雕两颗小五角星(从星的空心、连划心、实心中可分成3个版别),中间圈内为“壹圆”2字。
背面:三枚上方同为“全世界无产联合起来”,两侧同为4小圈花饰,下方为“一九三四年”。中央为地球、镰刀和锤子图案
新版云南省造光绪元宝
绪三十四年云南造币分厂开铸新币,币名也叫光绪元宝,但龙图小,龙外围以珠圈,泉界称新云南。新云南在光绪段后仍续铸,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和民国5年(1916年)都有该版续铸币面世。该币数量大,成色越铸越差。
正面:“云南省造光绪元宝”(无纪年),实为光绪三十四年铸七钱二分(一元)。两旁有七点圈花饰。
背面:龙外有点圈,无英文字。
鄂豫皖省苏维埃工农银行壹圆银圆
此币是鄂豫皖省苏维埃于1931年在安徽省金家寨附近的麻埠设立造币厂,铸造苏维埃银圆。
1932年正式发行,流通于鄂豫皖根据地。现搜集到壹圆银圆两种版本(其中一种铸有俄文),每枚重27.18克,成色88%,币面部分文字不清。1932年10月红军撤离根据地,银圆即停止发行。
正面:“鄂豫皖省苏维埃”、“工农银行一九三二年造”,两侧小五角星,中间“壹圆”2字。
背面:外圈“全世界无产联合起来”,点圈内为一地球图,中央雕有镰刀和锤子。
狮图桑冈郭莫银圆
正面:中心狮子图,外八瓣莲花分别为“甘、丹、颇、章、却、来、郎、杰”,其意和上枚相同。
背面:内圆似喷烟珠宝,中圆内藏文为15甲子43年(即1909年)一两。外八瓣莲花内是八大吉祥图。
此币系1909年铸。
湖南省苏维埃壹圆银圆
此币由湖南省苏维埃于1930年开始铸造和发行,流通于湘鄂赣根据地。
1930年7月28日红军攻占长沙市,于31日成立湖南省苏维埃,8月5日红军实行战略转移,湖南省苏维埃随红军迁到浏阳、平江一带。为了便利融通金融,于1930年开始铸造发行苏维埃银圆。现搜集到的湖南省苏维埃银圆只有1931年铸造的一种,重量27.17克,成色92%。
1931年11月成立湘鄂赣省苏维埃时,湖南省苏维埃撤消,湖南省苏维埃银圆随之停止铸造发行。
正面:“湖南省苏维埃”,两旁花星,下为“一九三一年制”,点圈内为大五角星,中央为镰刀和锤子。
背面:中间“壹圆”2字,两旁则为嘉禾。
马克思像银圆
1931年鄂西北革命根据地铸,仅壹圆一种币值。
正面:镌马克思正面像,上有“中国苏维埃共和国造”9字。
背面:点圈内有交叉的镰刀和斧头及“壹圆”字,外围为五角星和装饰花纹。
鄂西北房县铸列宁正面像壹圆银圆
此币是1931年由房县苏维埃组织12个银匠用手工铸造,当年由鄂北农民银行发行,流通于以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根据地。
正面:上方为“中国苏维埃共和国国币”,中央为列宁像,下方为“一九三一年”。
背面:中间有“壹圆”字及镰刀、锤子,外围上方雕有五角星,四周花饰。
平江县苏维埃壹圆银圆
此币由平江县苏维埃于1930年11月开始铸造发行,共计1000元(枚),流通于湖南平江地区。现搜集到的有1931年铸造的一种,重量27.17克,成色92%。1931年11月,成立湘鄂赣省苏维埃后,平江县苏维埃银圆即停止铸造发行。
正面为“平江县苏维埃”,两旁花星,下为“一九三一年制”。点圈内为大五角星,中央为镰刀和锤子;背面为中间“壹圆”字,两旁则为嘉禾
列宁侧面像银圆
1931年鄂西北革命根据地铸,仅壹圆一种币值。
正面:点圈内为列宁侧面像,外圈上镌“中国苏维埃造”6字,下为花饰。
背面:点圈内为交叉的镰刀和斧头及“壹圆”2字,外圈为花饰,铸量很少。
云南富字银圆
云南边区富字银圆,据说是民国32年(1943年)在缅甸铸。有一两正银和半两正银2种币值,现介绍一两币。
正面:一“富”字。
背面:上镌缅文,下雕“一两正银”
民国元年壬子晌银一两
正面:正中点圈内“炯银一两”,四周沿边“民国元年”。
背面:“壬子”2字,两面5条线旗交叉,条线内有5小圈,其余4条线均为花纹组成,精美品甚为难得。
喀什大清星月银币
该币背面有11颗星星和11个弯月连缀,此币边道五角星相隔镌有“六三九八”、“三二七六”、“〇〇〇一”、 “〇三五七”等数字,经核查,实系电码,应译成“足湘壹两”四字。
喀什道大清银币
喀什是中国西部主要城市,受中亚文化影响很深,喀什铸的银圆成色高。光绪年间左宗棠督办新疆后,喀什厂所铸银圆正面用大清银币休制。因左宗棠本人和其所属多数是湖南(简称湘)人,所以各种币重都用湘平计量。
正面:正中点圈内“大清银币”上面“喀什道”,下面为“湘平式两”(壹字如此写法颇少见,在中国银圆上只得三例,均系罕品),左面为回文年号1325年即公元1907年。
背面:正中龙外有点圈,左面为叶枝,右面则似花枝,极为。
中国古代钱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纷繁,多姿多彩,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的文化,凝聚着的智慧与才能,创造出自成体系、光彩夺目、特色的东方文化。古钱币又称之为泉、布、帛,孔方兄等。已成为新的收藏投资热点,不少古钱币在拍卖会上表现。收藏和鉴赏古钱币需掌握包括史、钱币学、考古学、金石学及文物、古汉语等诸多知识,有些钱币外貌看上去很普通,实则是珍品,行家们则很容易从不太懂古钱币价值的卖家手中获得珍宝。
古钱有正用品和非正用品之分,所谓正用品,是指在历史上曾经正式发行和使用过的,其中包括因为的需要而铸造,但因种种原因没有正式发行或流通的钱币。所谓非正用品,我们也可以统称之谓压胜钱(亦称厌胜钱、押胜钱),包括吉语钱、镇库钱、信钱、花钱、打马格钱、宫中行乐钱、瘗钱等等,它们不是,不能行使职能,但从文化意义上来看,它们和古代的铸币一脉相承,无论从材质、形制、铸造工艺等各个方面,都有共通之处,实际上,铸造精良的压胜钱多是出于官炉,出于设置的钱监。 古钱还包括了生产铸造过程中的一些遗存物,譬如:样钱、祖钱(雕母钱)、母钱,以及早期浇铸钱币使用的各类钱范。
古董交易一般面交为好,应为有真假辨别能力,大部分私下交易。如果东西特别好或珍贵也可上拍,但一定注意正规拍卖是没有任何前期费用的,只有拍出才有费用。
相信很多藏友,都是在近几年,才真正开始知道古董艺术品的价值,从新闻,从媒体,电视台,从网络,纷纷开始了解到! 然后开始投身于古董艺术品行业的人海中,行走多年,出手收藏数年,还是没有结果,反而上当受骗不少,这些,有真正去了解,到底为什么吗?
对于一些初入古董艺术品行业的人来说,从投入进去开始,每天面对的都是各种各样的。 例如捡漏、暴富,不劳而获等心理是所有藏友都要面对的情形。 从事这行那么久,经常会有人问小编:“我有古董,要去哪里卖?”这个潜台词是:“我的古董很值钱,想马上卖掉变成大量现金。” 而事实上,对于新手,90%以上的藏友其实根本不了解自己手上藏品的真实情况。也不明白,没有什么古董是好卖的!甚至来说,越值的藏品越难出手,越难变现!
我国的古代艺术品制作,历史悠久,样式众多,产量庞大,除了历代流传下来大量的传世品,地下出土物亦层出不穷。但是,历史上某些人出于各种动机,对古董作了大量复制品或伪品 ,真真假假,鱼目混珠。
清远一名收士告诉记者,在30年前,艺术品市场里都是清一色的收藏爱好者,人们收藏艺术品并不是完全为了日后卖掉赚钱。而现在,艺术品市场里多了很多投资者,艺术品成了赚钱的工具。“艺术作品的教化、审美功能在褪色,取而代之的是盈利水平和它的经济价值。”
古钱币保藏价值首要看存世量标明,在古钱币保藏范畴,常常会出现这么一个误区,就是大多数新入行的藏家都会觉得古钱币时代越久越值钱,正本的确一枚古钱币的保藏价值,首要的仍是其存世量,再从技能技能以及币材的质地、品持平条件来进行概括评估,只顾着锻造时代是不是长远,还不能够确定一枚古钱币的价
古钱币的出手,这个对于一个外行确实是两眼一抹黑,不知道怎么办。这里,我想说,如果你盲目出手,只会被公司盯上。他们会成天的给你打电话,告诉你你的钱币值几百万,像这样的,不用考虑,是骗钱的。
古钱币,中国古代每个朝代更迭的遗留产物,也是每个朝代兴衰的代表,从一枚古钱币上就能看得出这个朝代的兴衰,而古钱币也是现在收藏行业所共同认可的一种收藏品,其崛起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而现在古钱币出手很多藏家都是在东奔西走,这家瞅瞅那家看看,终还是出手失败,所以很多藏家都放弃了出手古钱币的念头,可是古钱币出手真的有那么困难吗? 其实并不是,古钱币出手并不是困难,而是你没找对方法,无头苍蝇一样的乱撞,你怎么可能会好出手
随着近几年国家对古董艺术品的良好政策发放,国内诸如古钱币之类的老物件,在市场上也焕发了新的春天。不少的老百姓纷纷从家里翻箱倒柜,只求找到的古钱币,卖出来换得不菲的回报。但是,现在的市场冗杂混乱,想要安全出手古钱币可没那么简单。
我们需要记住的事情是:真品古钱币要出手是不难的,千万要抱理性心态。更何况是现在许多仿冒品、赝品层出不穷,老百姓手中的古钱币,不一定能像新闻里看到的拍出天价。因此,想要出手古钱币,一定要抱有良好的心态。
你想要安全卖出古钱币,收藏家也想要买到货真价实的古钱币,这就涉及到一个鉴定的问题了。现在藏品真鉴定上,普通人是没法做到一眼定真,只有多接触古钱币的才能更好地辨别。此时一定要提防好了,现在市面上有众多所谓的免费鉴定团队,都是抱着忽悠你的心态的。因此,亨得利在此提醒广大藏友:手上的藏品一定要好好珍惜、好好保存,尽可能找正规平台鉴定交易,少走弯路,避免不要的损失。
一提钱币鉴定,许多藏友往往会认为就是鉴定真假。其实完全意义的钱币鉴定不只是仅凭形制、材质、书法、铸造工艺特征、锈蚀情况等等来判断钱币的真假,而且应该包括根据文字含义,纹饰的象征意义、整体风格特征等信息来判断钱币的性质、铸造时间、铸主等更多内容。也只有把这些相关内容融汇在一起,综合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才会更具现实意义。据此不但可以判断钱币的真假,而且可以判断钱币的文物价值和收藏价值。仅凭“一点否定论”判断钱币的真假是低水平的鉴定。因为从一堆钱币中拣选出真钱容易,钱谱没有的不要、字郭有异的不要、材质不符的不要、锈色不正的不要、模糊不清的不要,一般有几年收藏经历的泉友,收进的可以都是真钱。可是能被你拣选过的钱币中再没有更值得收藏的钱品了吗 钱币恰恰就是在这方面向泉友提出了挑战。识钱谱所不载、收众人所不取才是难事;而看得清钱币的性质、分得清钱币的种类则更难。所以,从更宽泛的视角审视钱币,收集更多信息和依据进行归纳分析,是提高钱币鉴定水平的客观需要。
钱币鉴定内容对鉴定者的学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定者不但需要具有较为广博的钱币学和史知识,而且需要具有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许多随机的场合中,鉴定钱币没有查考资料的条件,要求鉴定者在短时间内动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对钱币的要点形成自己的看法。我感到学会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非常重要。钱币鉴定的过程,其实就是以鉴定者所掌握的知识与钱币自身所携带的信息交互印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鉴定者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分析和判断是得出正确结论的。
对于古钱币鉴定,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条件,不断学习、反复实践,鉴定水平才会稳步提高。同时实践又是了解实际情况,开拓视野的良机。宏观的认知,有助于微观的判断。前几年有感于某些“”鉴定古董,我写过一首打油诗:“懵懂懵懂真懵懂,不懂不能说不懂,民藏皆假可以真,就看藏家懂不懂?”和其他群体一样,混杂一些滥竽充数者、见利忘义者都不奇怪。但大锅饭、铁饭碗体制下豢养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习惯于高踞塔里看过时的老黄历。他们宁肯穷尽毕生精力爬向塔尖,也不肯走出塔门深入基层一步。实际上到北方的地摊上走一走逛一逛,和收藏者、商贩打打交道,对新面世古钱币的大体情况是很好了解的。不知著何以见微?以其昏昏,何以使人昭昭?
在封建社会,铸钱无论在、经济、还是科技领域都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有关铸钱的记述在历代正史中都不可或缺,更散见于稗官野史、杂文笔记之中。但历朝铸币都是一个庞大的组合,不可能每一具体钱币都能在史籍中找到根据。五代以后年号钱渐成铸币的主要形式,改元铸钱形成定制。年号钱为其铸主提供了直接的文字依据,因而以物证史、史实互证成了鉴定钱币的重要方法。
面对浩繁的历代铸币,许多藏友不具备根据铸币风格和时代特征断代的能力。特别是对待年号钱,往往采取了根据历史年表简单对号入座的办法,从而导致了错误的结论。比如,近年北方出现一系列历代小平年号钱,上起东汉永寿、建安,下至明代天顺,期间南北朝天赐、保定,隋朝开皇,唐朝武德、天授、乾符、天佑,五代乾化、贞明、明德、开运,宋代建隆、乾德、端拱、天禧、嘉祐、德祐,元末韩林儿龙凤等年号都赫然在列,还有一些失载的年号也跻身其中。这些年号钱有隶书、楷书两种书体,许多都是通宝、元宝成对,个别也有重宝钱。普遍钱文书法粗俗、铸工低劣,虽然跨越数朝,铸币风格特征却是百钱一面。从锈蚀情况看,这些钱币绝非现代赝品。因而个别得之者如获至宝,以为填补了年号钱的空缺。实际上我们如果了解以上朝代的铸币风格特征,很容易就会将这些钱币打入另册。仅从书法而论,汉代隶书刚刚趋于成熟,钱文仍然多为篆书,是不可能出现楷书钱币的;唐代钱文书法多为规整的隶书,亦无出现楷书钱币的可能性。
最近来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