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大清银币值多少钱,北宋汝窑真品拍卖记录,双旗币哪一种存世量少,蒋蓉紫砂壶价格是多少 |
面向地区 |
全国 |
所以说,通过上面鹿纹的时代分析与对比,可以为藏友发来鉴定的瓶子纹饰做出时代风格的判断,通过看瓶身的鹿纹绘画有细细的绒毛,有梅花斑点等,可以明显看出瓶子是仿清代鹿纹的图案,具体是怎么看出来是仿品,清代真品的鹿纹又是怎么绘画的呢?
徐鸿老师又进一步做了讲解。
清代是我国的制瓷业的高峰,古人在制瓷绘画中都是认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体现出了艺术源于生活的概念,无论绘画人物、动物、花鸟,还是绘画山水、房屋,古人的绘画都是一丝不苟,绘画有粗有细,但是其动态,神韵,姿态都绘画的接近实物,不会胡乱绘画。
我们看上图藏友发来的图片中,鹿的体态,神韵画的都是似是而非,与康熙时期的鹿纹相差甚远。
从图上看,康熙真品的鹿纹绘画写实,具有灵动性,仿品的鹿纹绘画呆滞僵硬,画的似是而非,鹿脖子的处理看上去像只骆驼。
目前古陶瓷鉴定分期断代法,以明清时期为例,还是习惯于先按大的朝代划分,再按帝王年号细分。从器物断代科学性看,实际上这种按小朝代划分法不尽合理,因为按时代发展和器物变化规律来说,本应要有一个循序渐进过程,因此按照年代或时期(包括年限、时段)的早、中、晚划分可能会更符合实际情况。从器物鉴定角度看,划分的年限范围越小就越准确。
明代大体可分为五期:一期为明初,即洪武、建文,共35年。二期为明早期,又可分前后阶段,前阶段为永乐、洪熙、宣德,共33年;后阶段为正统、景泰、天顺,共29年,前后阶段共62年。其中正统、景泰、天顺三朝未见署官窑年款,瓷器风格亦有别于前后朝代,故又被称空白期。第三期为明中期,成化、弘治、正德,共57年,正德后期已开启晚明风格。第四期为明晚期,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共100年;第五期为明末,天启、崇祯,共24年。清代也可分为五期,一期为清初,顺治,18年。二期为清早期,康熙、雍正,共74年。三期为清中期,乾隆、嘉庆,共85年。四期为清晚期,道光、咸丰、同治,共54年,也叫晚清时期。第五期为清末,光绪、宣统,共37年。
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瓷器鉴定技巧:
由咸丰到宣统这一时期,粉彩发生了显著变化。粉彩的料质由精细变为粗糙,粉彩的颜色由浓艳变为淡浅。①咸丰、同治时,粉彩的含量比较多,彩粉比较浓厚,而且在精细粉彩器物上,往往还描绘金彩,所以此时粉彩表现得十分艳丽:②光绪、宣统时,粉彩含粉量减少,粉料非常淡浅。
软彩,是同治晚期出现的。到光绪、宣统时比较盛行。软彩器物,只有民窑有,宫窑软彩尚未见到。
同治 青花八卦云鹤纹碗
饰以绘画为主,但绘画日趋草率,缺乏章法,表现得极不形象,也不精美。绘画人物,比较呆板无生气。绘画花鸟,禽兽没有生气活泼之感。
清同治 墨彩籁瓜纹盅
官窑文饰绝大多数是工笔画和规矩的图案画;民窑多数是写意画。同治晚期和光绪时期盛行软彩写意画,画稿则出自明、清两代的沈石田、唐六如、新罗山人、八大山人等画家,但画的很不像。
带你进入古玩行!
辨胎釉
瓷器胎质较细,釉面有橘皮纹现象
宣德时期瓷器的胎,由于瓷土的选择讲究,加上对窑温及室内气氛的控制较好,所以胎质细腻、洁白、坚硬。细砂底器物,手感极其细腻滑润,有时可见杂质,呈褐色斑点。宣德瓷釉的特点是有橘皮纹,不十分平整。釉色以白中泛青为主,俗称“亮青釉”,少数莹白。宣德晚期釉面透明度较差,感觉较为浑浊,是由于釉中气泡所致,釉面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气泡,群与群之间的间距较疏朗。青花器釉面较厚,个别有细碎无色的自然开片。白釉器釉质肥润细腻,但莹润度不及永乐时期;红釉器釉面均匀,口沿一圈白釉,俗称“灯草口”,微泛青,器物底边垂流的釉汁截然整齐,并泛虾青色。
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生产的黄金时代,其官窑器所用青料主要为进口料,即苏麻离青。由于“苏麻离青”进口料含低锰高铁,一定条件下可烧制出宝石蓝的色泽,色浓艳而有铁锈斑。青花浓重,蓝中显黑,落笔浓重处皆有铁锈斑,铁锈斑结晶处用手触之,坑坑洼洼,有明显的凹陷,未结晶处若色彩浓重,也有坑洼,确有深入胎骨之感。在阳光下看,泛雪青色。青花纹饰线条上铁锈斑自然分布,像墨点在生宣纸上,自然晕散的感觉,呈放射状,有毛边现象。同时宣德官窑还有一小部分使用国产钴料绘纹饰,颜色艳丽稳定,没有黑斑。还有用国产料和进口料结合使用的,以国产料绘海水,以进口料绘龙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