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吴康瓷器拍卖成交价格,绵阳吴康瓷器,吴康伟人瓷板画瓷器仿品大概值多少钱,吴康瓷器目前市场价格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吴康字季铭,安徽泾县人。幼年家道拮据,13岁经人介绍,从师于邓必诏学画瓷上人物肖像。他资质聪敏,勤学苦练,16岁试制成功彩色瓷板画像。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他近师王琦等陶瓷名家之技,远师古今中外丹青名家画风之长,所绘肖像传神逼真。1959年被景德镇市委市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全国民盟委员,江西省政协委员,是中国陶瓷肖像画的一代宗师。其子吴锦华也是一位的陶瓷艺术家。
吴康是景德镇瓷画像创作领域具有性质的人物。他当年与结社求艺、勇于开拓以文入画入瓷陶艺发展新路的“珠山八友”齐名,以绘画人物肖像见长,造诣深厚,堪称一代瓷画像大师。
1949年以来,特别是1957到1965年,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艺术陶瓷发展较快。1966到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阻碍了陶瓷艺术的正常发展。“文革”后期,陶瓷艺术创作开始复苏,但设计人员的作品要经过“工农兵三结合小组”的严格把关审查,基本以“八个样板戏”作为人物形象创作的模型,形成了概念化的定制。这样,“文革”期间的陶瓷作品,就失去了地方艺术特色和陶塑艺术家的个人风格。相反,也就在这特殊的十年岁月里,出现了一些的具有特历史时代风格的“文革”陶瓷,很多反映“文革”特色的作品,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文革”陶瓷也因此而成为现今博物馆和收藏家的新宠。
为了追求盈利,市场上就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粗制滥造。许多新仿的“文革”瓷,如现在文物市场上有些新仿的“样板戏人物”、“红卫兵”像,从造型的塑造到色彩都不够,特别是神态极差,没有神韵,没有感觉。二是内容过分。表现在一件作品上,绘制水平也较高,如此丰富热闹,如瓷板、彩瓷瓶、盘、壶等,内容上往往过分,如“样板戏”图案纹瓶,附有电脑制作的多形体文字;反映“文革”运动内容的瓷板,似一幅的“文革”瓷画,恨不得把“文革”十年的内容全融进去,如“大批判、大字报、抓革命、促生产、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样板戏、上山下乡运动、跳忠字舞、学习毛泽东语录”等等,应有尽有,这样全面的“文革”内容的瓷板,在当时是无法完成的。因此,真假值得研究。将来,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仿制会更多,对现存遗留下来的珍贵“文革”陶瓷以更多的关注。
吴康瓷器瓷板画鉴定方法技巧
,一般是指的是文革期间(约1966年至1976年)生产的瓷器。随着红色收藏热的兴起,文革瓷器的行情随涨。但同时也带来仿冒者甚多、赝品甚多的问题。在某些号称文革瓷店铺内,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均为仿冒假货。如今,真品越来越难寻觅了。
如何辨别真假吴康瓷器瓷板画呢?根据本人经验,略谈几下几点:
一是看瓷土质量。真文革瓷的瓷质一般比较实在,不花哨,而仿冒品故意弄些颜色、裂纹,很做作。
二是看图案颜色。真文革瓷的图案颜色鲜艳、有层次,而仿冒品的颜色发暗、发飘、混浊。
三是看字的清晰度。真文革瓷上的语录或其它文字均印得相当清楚,有棱有角,而仿冒品不仅颜色不正而且文字有点模糊。
四字看底部。真文革瓷的底部比较干净,一般不会弄脏。而仿冒品的底部常会抹些黄泥汤或烟灰,以示是旧物,实在是弄巧成拙。
基本把握这四点吧。其它还可根据图文内容、出品单位落款等加以鉴别。
瓷器是一种无声的诉说,是年代思想精华的凝练,仿佛一尊梅瓶也是一个立的世界。那些故事,那些经历,都在回首间婉转地倾诉。树一帜的“文革瓷”,我们透过时间,回顾六七十年代的蹉跎岁月
一家集景德镇陶瓷瓷板画销售推广,收藏品鉴定评估,陶瓷文化传播类产品交易的综合性平台,公司主要经营景德镇陶瓷瓷板画,大师瓷 礼品瓷 等艺术品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