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铜佛像,铜佛像如何出手,铜佛像成交价格,铜佛像上门回收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大日如来位于中央,身呈黄金色,结法界定印。宝幢如来在东方,身呈赤白色,左手握拳安于胁部,右手结触地印。开敷华王如来在南方,身呈黄金色,结离垢三昧。无量寿如来在西方,身亦呈黄金色,结弥陀定印。天鼓雷音如来在北方,身呈赤金色,为入定印相。
北魏铜鎏金板凳佛像,通高7.6厘米,鎏金匀厚,生干坑器,鎏金部分呈现紫红色金锈斑,部分鎏金脱落处有铜绿锈。该铜佛像宽肩瘦身,脸庞瘦削,笑容可掬。眼大,横长呈杏仁状,目光平视,鼻梁高挺,容貌端庄清秀,神情平静温雅。头戴鹅瘤冠,磨光式肉髻居多,无发纹。上身似敷搭双肩式外衣,着裙,服饰轻薄,衣纹简洁。左手下垂,右手上举作摩利支天印。双腿并拢立于莲花佛台上,佛像座为一束腰形的四足佛床,佛亦俗称板凳佛,有莲瓣形背光。佛背面中部凹处,似有两个铭文,一时辨别不清。
用氧化银与氧化亚铜接触,封闭氯化亚铜的暴露面,达到控制腐蚀铜雕佛像的目的。先用机械方法,剔除粉状锈,露出灰白色蜡状物氯化亚铜。然后将氧化银与酒精调成糊剂,涂在氯化亚铜表面,并置于潮湿环境中,使其充分作用,形成氧化亚铜和氯化铜,覆盖氯化亚铜表面。两者皆为稳定性盐,如此多次操作,直至将器物置于高湿环境中仍不出现粉状锈的腐蚀点为止。此法适于斑点状局部腐蚀的器物及有金属镶嵌物的器物。
苯骈三氮唑是杂环化合物,与铜及其盐类能形成稳定络合物,在铜合金表面生成不溶性且相当牢固的透明保护膜,使铜雕病被抑制并稳定下来,防止水蒸气和空气污染物的侵蚀。用蒸馏水和甲苯、丙酮等有机溶剂,清除铜雕佛像表面泥土油污,然后浸入苯骈三氮唑酒精溶剂中进行渗透,即可形成络合物保护膜。但苯骈三氮唑易受热升华,失去保护作用,所以后应在铜雕表面涂一层高分子材料,做封护膜。
丹萨替寺佛像十分,目前散见于各大小公私博物馆、私人收藏、艺术市场和拍卖会上,据初步统计,总数约100余尊。因此丹萨替造像在国内拍卖市场上一经问世都是艺术收藏圈一个不小的事件,2017年北京保利春拍上一尊14-15世纪的丹萨替大随求佛母就以3450万人民币拍出。2019年北京保利秋拍,一尊14世纪丹萨替寺普巴金刚以1782万人民币易手。而以密集金刚坛城中的密教造像在丹萨替所有题材造像里是少见的,据资料显示,除开篇提到的邦瀚斯释出的那件外,仅有北京首都博物馆收藏的14-15世纪丹萨替寺的相似密教本尊像可做比较,除此之外再无同例。
明代宣德一朝宫廷造像艺术深受永乐时期宫廷造像艺术的影响,气度非常明显的表现在造像艺术的气韵与工艺中,这一时期宫廷造像艺术风格即有永乐宫廷造像的宏阔又有宣德宫廷造像的瑰丽。其造像艺术兼收并蓄于两朝的传统,实是宣德宫廷造像艺术汲取传统的宫廷造像艺术的精神而形成自有的造像风貌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