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玉雕>明清玉器>唐代朝廷贡品邢窑白瓷 免费发布明清玉器信息
广告
热门浏览

唐代朝廷贡品邢窑白瓷

更新时间:2019-07-06 14:49:42 信息编号:282cgaj0ud091b
唐代朝廷贡品邢窑白瓷
  • 面议

  • 其它

  • 摆饰

  • 免费,鉴定,邢窑

分享

详情介绍

唐代朝廷贡品邢窑白瓷

商品别名
免费,鉴定,邢窑
面向地区
产地
其它
摆挂形式
摆饰
表面工艺
镶嵌
尺寸
70X120
工艺
雕刻
品质等级
A货
造型
抽象
制作方法
机械
制作工艺
雕刻
邢窑白瓷在唐代非常盛行的瓷器釉色,到了唐代白瓷达到了真正的白度,改变了白中泛青的现象,出现了奶白色的瓷器,跟我们今天用的白瓷釉色差不多。邢窑白瓷流行大唐邢窑的中心窑场位于今河北省内丘县、临城县,因这一地域在唐代隶属邢州管辖,故名。唐代邢窑白瓷曾一度被朝廷纳为贡品。邢窑始烧于隋代,唐代为繁荣期。盛产白瓷,胎质细腻,釉色洁白。唐代邢窑以烧白瓷为,但是邢窑也有黄釉、黑釉、三彩等釉色品种,只是没有白瓷这么多而已。邢窑白瓷至唐代已自成一个系统,可与青瓷分庭抗礼,邢窑白瓷它不以纹饰取胜,而注重造型与釉色的相互衬托,唐代李肇撰《唐国史补》曰:“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说明邢窑白瓷在当时深受人们喜爱,而且非常普及了,而且邢窑白瓷不仅供国内使用,而且世界各地。
唐代邢窑白瓷特点唐代邢窑白瓷釉色特点唐代邢窑白瓷分为精瓷和粗瓷,胎骨坚实、致密、厚重,胎土白而细洁,瓷化程度较高,扣之作金石声。陆羽在《茶经》中以“类银”、“类雪”赞美其釉色之白。2.唐代邢窑白瓷底部特征
玉璧形底更为唐代邢窑白釉碗的典型特征。玉璧底碗始出现于唐代,以底足像玉璧而得名,中间涂釉,两边不涂抹居多。
3.唐代邢窑白瓷款式唐代瓷器底部采用刻字方式,均是在器物成型后、烧成前刻划于器物外底部,有翰林、盈字款等字样,其中以盈字款为,盈字款,字体清晰,笔画遒劲。款识辩伪:唐代邢窑白瓷“翰林”二字一般刻在器物外底中部,竖着刻写;而“盈”款一般刻在器物外底中部。

重庆颂汉艺术品有限公司 6年

  • 消费品,古玩,玉器玉雕,明清玉器
  • 重庆市北部新区东湖南路3号7-3

———— 认证资质 ————

没有个人认证
企业认证已通过
天眼查已核实
手机认证已通过
微信认证已通过

最近来访记录

  • 四川眉山网友一个月前在360搜索访问了本页
  • 北京网友一个月前在360搜索访问了本页

相关推荐产品

留言板

  • 免费鉴定邢窑
  • 价格商品详情商品参数其它
  • 提交留言即代表同意更多商家联系我
重庆颂汉艺术品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唐代朝廷贡品邢窑白瓷”详细介绍,包括免费价格、型号、图片、厂家等信息。如有需要,请拨打电话:15310306065。不是你想要的产品?点击发布采购需求,让供应商主动联系你。
“唐代朝廷贡品邢窑白瓷”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留言询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