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别名 |
青铜器,明代青铜器,古钱币,钱币 |
面向地区 |
全国 |
明清铜器的学术研究刚刚起步,准确断代并不容易,“明清铜器”之称约定俗成,古玩行流行的断代是粗略的明早期、明晚期、明末清初、清早期、清中晚期几种分法,视器型拙朴大方、纹饰简略、铜质精纯者视为明代制品,而将制作精美、纹饰复杂者看作是清代制品。
事实上,明清铜器断代的复杂性远超常人想象,也备受争议。以铜炉为例,直到2009年8月17日,针对明清铜炉的科学检测才正式起步——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李米佳先生精心挑选13件该院所藏明清铜炉代表器物,与明宣德二年宣德皇帝赐青海瞿昙寺的铜鎏金双耳活环瓶比对研究。活环瓶以黄铜铸造,对其瓶口、耳、腹、足部抽检,锌含量谱图峰值在11.808-14.653%,锡含量为0。13件铜炉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使用便携式X荧光光谱无损检测发现,仅清宫旧藏明宣德冲耳乳足炉(故142844)的检测结果与活环瓶接近,含金1.9%,含锌均值12.0%。此炉也是迄今发现的一件宣德炉。从 13件铜炉所含锌的比值顺序看,从明宣德至清嘉庆,宣铜器的锌含量比值图谱曲线走了一个马鞍形,明宣德时期的11-15%左右,至明末的2-7%左右,再至清康熙的6-7%左右、雍正的7-11%左右、乾隆的17%左右、嘉庆的17-18%左右。这也是大致判断明清铜炉年代的数据依据(李米佳:《宣德炉研究——故宫藏宣铜器的整理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年);《“宣铜”之器——定名、标准器及其他》,《紫禁城》,2015年第3期)。
铜炉无疑是明清铜器中制作较为精细的一类,对铜质的要求较高,明清文献中记载着为去除铜所含杂质,采用多次精炼,多者十余次。李米佳认为对铜炉含锌比例的检测及研究,对明清铜器其他器类的鉴别和断代是否同样具有参照价值,还需进一步研究。不容忽视的是,老一辈文物的鉴定结果,选取的13件铜炉中,有几件检测结果与鉴定的鉴定结果相符。
也就是说,放之收藏市场,铜器收藏者长期积累的传统鉴定经验——目鉴同等重要。乌尔里希、保罗所藏铜器均以明代制品的主体,明确标注宋元制品所占比例不大,乌尔里希117件藏品中明清铜器76件,明以前铜器26件,15件宋至明、元至明断代存疑。保罗·弗里曼等人的102件藏品中,宋元铜器仅 21件,明以前铜器71件,宋到明断代存疑者10件。
最近来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