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别名 |
菩萨,明清佛像,佛像,铜鎏金 |
面向地区 |
全国 |
鎏金铜佛像是指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鎏金的佛造像,俗称“鎏金铜佛像”。鎏金佛像为了彰显光耀灿烂的神性,佛像的色彩都是灿烂的金色,因过于珍贵,鲜有佛像,绝大多数以汞镀金在铜佛表面贴金。这种佛像是供宫廷、寺庙、使用;它的出现始于两汉,盛行于隋唐,延续至明清。到民国,乃至现代的港台地区,鎏金铜佛像仍在使用。鎏金铜佛像的种类有若干,常见的有释迦牟尼、观音、文殊、普贤、天王、母度等。
明清铜鎏金铜佛像评估怎样可以上拍出手
清代佛像脸型方圆丰盈,丰颐宽额,五官,双目逼真。身体份额和谐,外型美丽。多着汉式衣服,衣纹呈放射状,衣褶曲折生动,帔帛较为广大。胸 前所饰的璎珞、串珠雕刻得极为精巧细腻。莲座底沿显着外撇,莲瓣规整,扁平,通常只围多半,度母眼线为一波三折式,距离较宽,冠叶呈平板状,不镂空。
明代佛像面相丰盈,细眉长目,高鼻,薄唇,脑门较宽,大耳下垂,表情严肃而不失柔软。身段比较匀称和谐,穿着轻浮贴身,线条流动柔软,衣褶转机 自如。菩萨肩宽腰细,袒露上身,身姿婀娜,呈S型,璎珞、佩饰精细繁复。宝冠叶片作镂空状,正中叶片呈弯月形,台座为束腰式仰覆莲座,外型广大,莲瓣宽 肥,呈一星期对称散布。衣服边际刻细碎的斑纹,莲座边际有连珠纹一星期,莲瓣圆润,底沿外卷,金水成色足,黄中泛红为明代规范色。腿部装修略呈椭圆形群褶,甲 衣及绊甲丝绦均较写实生动。
元代佛像脸型丰满圆润,面相清秀靓丽,表情恬淡柔和,肉髻高耸,多为带三叶或五叶宝冠,躯体健硕,肩宽,腰细,胸部丰满。菩萨袒露上身,胸佩璎珞,璎珞的颗粒较大;下身着裙,纹络简洁,莲花台座的莲瓣肥大饱满,底沿外卷,面部为倒置的梯形,五官紧凑,具元代特征。元代佛像蜂腰长身,姿态妩媚,菩萨则高乳丰臀,具有印度巴拉王朝造像风格
宋代的佛像雕刻饱满瑰丽的作风和洗练圆熟的手法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方式上,更有新的转变和发展。此时的菩萨像造型,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贵妇形象,雍容大度,装束华贵。宋末泉州港、枫亭港输入菲律宾的紫檀、鸡翅木等成为兴化工匠的木雕原料,红木木雕渐盛。
唐代佛像面相丰满,头部为螺型或水波式发型,肉髻相对于隋代较为高耸,大耳下垂,神情庄重而又不失慈祥,身材比例匀称,结构合理,体态丰腴,饱满,袒露的胸肌起伏变化,写实性较强,体态自然舒展,具有很强的动态感,衣饰有通肩式,袒右肩式和褒衣博带式,更多的是方领下垂式,衣料质感柔和轻薄,台座多为束腰式,有六角,八角,圆形或花口形底边,衣纹流畅,下身衣褶悬搭于座前若台布,具时代特点,鎏金泛红,具时代特色。
半年内鎏金佛像拍卖成交记录:
1、铜鎏金无量寿佛坐像(高45cm)→→15,696,000万
2、清代 铜鎏金绿度母座像(高27cm)→→15,696,000万
3、铜鎏金无量寿佛坐像(高45cm)→→15,696,000万
4、铜鎏金四臂观音像(高36.5cm)→→17,740,000万
5、铜鎏金无量寿佛立像(高45cm)→→21,800,000万
6、铜鎏金四臂观音座像(高48cm)→→24,420,000万
7、铜鎏金嵌宝文殊菩萨像(高52cm)→→26,048,000万
8、铜鎏金释迦牟尼座像(高46cm)→→32,560,000万
9、铜鎏金弥勒菩萨座像(高48cm)→→39,072,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