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大清钱币,到底值钱不?值多少?
商品别名 |
铜元,铜币,古钱币,大清银币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大清银币始铸于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清拟订了《整顿圜法章程》十条,其中提出银币专由造币总厂制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广东、湖北四局为分厂。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是清末币制改革的产物,版别多式,设计新颖,制作精良,在不同的版式中,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比较。
大清银币曲须龙大字版,直径39.1毫米,厚2.1毫米,重26.9克,直齿边。该币正面珠圈内为“大清银币”四个汉字,字体粗大,珠圈外上下缘分别为满、汉文“宣统三年”四字,银字下方有“卐”字戳,两旁分列长枝菊花纹饰。背面“壹圆”二字居中,外围是一曲须龙自上至右向左再向右环绕一圈,龙尾在右,下端是英文“壹圆”。
古钱币价格
大清铜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钱面中央有“大清铜币”四个汉字,内嵌一小字代表地名,上端是满文“大清铜币”字样,两侧为年份。边缘中间分别“户部”二汉字,下端为“当制钱十文”。钱背中央为蟠龙,上端是“光绪(或宣统)年造”,下端英文“Tai-Ching Ti-Kuo Copper Coin”字样(大清帝国铜币)
各地铸造比较统一。铸造始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流通时间较短。因其版面设优雅,雕刻精良,且存世量极为,大清铜币光绪年户部造当十被誉为中国近代制币中的名誉品之一。
查看全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