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名珍,乾封泉宝
乾封泉宝"钱为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铸,是唐代枚年号钱。《新唐书•食货志》载,此钱"径寸,重二铢六分,以一当旧钱之十"。图为一枚从一唐代钱币窖藏中寻得的"乾封泉宝"钱,此钱铸制精美,字口深峻,钱身硬绿锈,径2.5厘米,穿宽0.7厘米,厚0.14厘米,重4.4克。唐代稀见钱币之中的"乾封泉宝",该钱为唐高宗李治乾封年间所铸,铸时仅八个月。唐朝速将其回笼销熔改铸开元通宝,这就是乾封泉宝存世不多的缘由。
乾封泉宝钱文之意,乾封,意为晒干新筑的的祭台。乾;即"干"字的繁体;封,即封禅时所见的祭台,后泛指天旱。钱文"乾封"二字笔画中蕴含楷书的意味,"泉"字则完全为楷书,唯"宝"字乃作隶书。以此而言,乾封泉宝钱文,当为楷书入钱文之始。
有关乾封泉宝的背景,有史籍可证:"乾封元年造乾封泉宝钱,直开元十,周年以后废。二年诏:开元钱依旧施行,乾封钱贮"。"乾封元年封岳之后,又改铸新钱,文曰乾封泉宝,径一寸,重二铢六分。仍与旧钱并行,新钱一文当旧钱之十"。
乾封泉宝大铜钱极为,为古钱名珍之一,华夏古泉网藏有一品,隶书背天,疑为铁母,品相甚佳,铁钱较多见,铁钱好品不易得。
查看全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