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品>民间工艺品>田黄石印章 免费发布民间工艺品信息
广告
热门浏览

田黄石印章

更新时间:2019-04-04 10:38:01 信息编号:235327352
田黄石印章
  • 面议

  • 其它

  • 3厘米~6厘米

  • 田黄石

分享

详情介绍

商品别名
印章
面向地区
品牌
其它
尺寸
3厘米~6厘米
风格
古典
适用场景
家居
纹饰图案
鱼虫鸟兽
制作工艺
雕刻

田黄石印章

田黄之所以疯狂离不开两大因素,即历史文化与产存量。​‌‌历史上,对田黄作为收藏品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流传广的传说是清代期间,乾隆梦见玉皇大帝给他赐书“福、寿、田”三字,随后大臣在福建寿山发现田黄,于是乾隆以田黄在每年元旦祭天时雕刻印章,祈求“多福多寿,王土广袤”,田黄也由此成了清代的“国石”。虽然这种说法缺乏有力的历史依据,但是田黄在明、清两代作为宠石,却常见于古代文献之中。
但在收藏投资市场中,离不开“物以稀为贵”的价值规律。除了历史文化因素,田黄出产量也决定了其珍贵。据相关媒体报道,田黄只产于福建寿山一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而且,目前已经禁止开发,目前田黄全部开采量累计还不足1吨,所有有关田黄的买卖都只限于这个范围内进行,存世量,藏家一般也不愿意出售,在市场上难得一见。
田黄石交易价格是多少,田黄石怎么去抵押典当变现
成熟肥美的田黄全身布满金色的”籽粒“由里而外像要爆出的现象。并且金籽四射的布满全身,出现一些大小不一的生长圈纹,就像大肥鱼被切开后肉质上的脂肪圈泡。成熟肥美的田黄浆脂饱满油性十足,用工具拍打浆脂便溢出覆盖表面,这样,即保护了田黄又使其油亮光艳,上手把玩便有油脂粘手的感觉。田黄是世界上魅力的宝石,由里而外透射出特别迷人的油性宝光,全身散发媚人的珠光宝气,金黄红润的富贵逼人。
常见的制假现象:
  一种是利用色泽接近田黄石、肌理似有萝卜纹的石材,把它整成卵石状,并用硬器点凿或置于硬砂中翻滚,然后沾上土或着色,再加蒸煮,使其颜色外形与无皮的田黄石相似。这种假田黄乍看之下,酷似真品,但仔细观察,其外表凿痕密布,终不自然。只要透过外表悉察肌理,便知其为伪物。
  第二种是假造石皮。或用颜料涂染,或用胶水调石粉涂抹其表,或泡药水高压加温,再经磨制,就像紧裹着石皮的田黄石。然而,这种假石皮松而脆,颗粒粗大,浑浊不透,干结如疤,难以受刀。辨认时,一经摸或加油,不久,其图文均不见。雕刻时也只能刻制组线条景物,而不能精雕细刻。
  第三种是改变别的石种色泽,使它类似田黄石,又“巧妙”地使表层肌质变换成田黄石的“裹皮”,伪造成乌鸦皮田黄石,但其皮层浅薄如纸,这种假品,因皮色过于透明,皮质也过于细柔,所以易于识别。
第四种是利用某些质地与田黄石相似的石种进行冒充。这种冒品的识别,要求鉴别者熟悉几种与田黄相似的石种的特性,以便进行比较和鉴别。如掘性高山石与掘性都成坑石,通常都有萝卜纹,但前者石性较松,后者石质微坚,都不如田黄石温润。又如鲎箕石也属掘性高山,质松性燥,且外形多不呈卵状。再如旧洞善伯的黄色结晶体,虽可与田黄相比美,但没有石皮与萝卜纹,而且肌理时有金属砂点,有时还有“花生糕”浑点,与田黄相比,相去甚远。此外,黄色荔枝冻石因偶有石皮和萝卜纹,也常被石贾制成方章,冒称田黄冻,这种冒品要价,且因为没有人工痕迹,所以若非行家,不好识别,但细察之下,还是可以发现这种荔枝冻质地过于通灵,萝卜纹也较粗,缺乏田黄的稳重感。
现今存世的田黄,其中份量比较足的,大多已烙上名家的印迹。通过一个又一个藏家的转换,一手又一手的加价,已让其价格变得高不可攀。现在每年的春秋大拍上,各大拍卖公司早已将田黄看作文玩清赏部分的拍品,不过田黄进入拍卖的时间并不是很久。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田黄石开始在各大拍场亮相,但在当时大多因存在各种争议而成交率不高,不过一旦有的田黄石露面,往往备受藏家追捧。

相关推荐产品

留言板

  • 印章田黄石
  • 价格商品详情商品参数其它
  • 提交留言即代表同意更多商家联系我
深圳梵高艺术品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田黄石印章”详细介绍,包括田黄石价格、型号、图片、厂家等信息。如有需要,请拨打电话:13302926855。不是你想要的产品?点击发布采购需求,让供应商主动联系你。
“田黄石印章”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