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器>铜锁>明代长命锁 免费发布铜锁信息
广告
热门浏览

明代长命锁

更新时间:2018-10-28 17:23:17 信息编号:234073514
明代长命锁
100000≥ 1件
  • 100000.00 元

  • 其它

  • 机械锁

  • 鉴定

分享

详情介绍

明代长命锁

商品别名
鉴定,私下,出手,交易
面向地区
品牌
其它
别称
机械锁
适用范围
卧室
型号
T08178HGT
长命锁也称“寄名锁”。中国育儿习俗。流行全国各地区。实为金属(多为银质)饰物,呈古锁(长形)状,上镌有“长命百岁”、“长命富贵”等字样。它是明清时挂在儿童脖子上的一种装饰物,按照迷信的说法,只要佩挂上这种饰物,就能辟灾去邪,“锁”住生命,所以许多儿童从出生不久起,就挂上了这种饰物,一直挂到成年。 新生儿满百日或周岁举行的仪式中为流行的是挂长命锁。锁是一种起封闭作用的器具,门、箱等一旦上锁,就只有用钥匙才能打开。把锁的用处加以夸张引申,便可用来锁住无形的事物。
简介编辑 什么是长命锁
长命锁的前身是“长命缕”,也被称之为“长命缕”。也有叫“长生缕”、“续命缕”、“延年缕”、“五色缕”、“辟兵缯”、“朱索”、“百索”等名称的。战乱年代在小孩胸前挂锁,其意义在于锁住小孩的命,避免病魔疫鬼侵入危害小孩。人们认为小孩一旦戴上了锁,就能无灾无祸,平安长大。所以,人们把这种锁称作长命锁。
长命锁更多表达的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市面上主流的是以银材质为主要的打造素材。
历史由来编辑 关于佩长命缕的习俗,早可追溯到汉代。据《荆楚岁时记》、《风俗通》、《岁时广记》以及《留青日札》等书的记载。在汉代。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
长命锁 色丝绳,以避不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这股丝绳被移到了妇女臂上,渐成为妇女和儿童的一种臂饰。不仅用于端午,还用于夏至。在当时,由于战争频繁,加之瘟疫。灾荒不断,广大人民渴望平安,所以用五色彩丝编成绳索,缠绕于妇女和儿童手臂,以祈求去灾,祛病延年。
到了宋代,这种风俗,继续存在。不仅流行在民间,还传入宫廷,除妇女儿童之外,男子也可佩之。每到端午节前,皇帝还在长春殿亲自将续命缕赏赐给近臣百宫,以便他们在节日佩戴。宋代称这种五彩丝绳编结物为“珠儿结”、“彩线结”,可见其形制已较复杂,除丝绳、彩线外,还穿有珍珠等物,在当时京都等地的街市上还有不少店铺和市贩,以销售这种饰物为生。
到了明代,风俗变迁,成年男女使用者日少,通常用于儿童,并成为一种儿童颈饰。一般多用于小儿满周岁时,百索的进一步发展,就成了长命锁。
长命锁制作材料编辑 一般多用金银宝玉,其造型多被做成锁状,在锁上錾有“长命富贵”、“福寿万年”等吉祥文字,也有将它做成如意头状,上面錾刻着寿桃、蝙蝠、金鱼或莲花等吉祥图案的。
长命锁 清代人天花才子的小说《快心编》中就叙及这种饰物:有一个姓石的人家,四十岁时生得一子,夫妇俩“恐他难得长养”,特地将一块玉锁挂在儿子颈间,以后这块玉锁就一直佩在他身边,一直伴随到他长大成人。书中形容这块玉锁,被“琢得精巧绝伦,缕着双鱼戏水,暖润滑泽。”
汉族小儿胸前挂的避邪饰物,流行全国各地。多为银制的,呈古锁状。上镌刻有“长命百岁”、“长命富贵”等字样。锁片用长丝带穿系,戴于小儿脖颈上。病弱和生子女佩戴的较多,有避祸驱邪、祝愿长命的含意。

深圳市圣淘沙文化展览有限.. 7年

  • 古董,纪念币,艺术品,瓷器
  • 广东深圳 罗湖区人迎春路8号安华大厦深圳古历拍卖有限公司

———— 认证资质 ————

没有个人认证
企业认证已通过
天眼查已核实
手机认证已通过
微信认证已通过

最近来访记录

  • 浙江杭州网友一个月前在360搜索访问了本页
  • 山西晋中网友一个月前在360搜索访问了本页

相关推荐产品

留言板

  • 鉴定私下出手交易
  • 价格商品详情商品参数其它
  • 提交留言即代表同意更多商家联系我
深圳市圣淘沙文化展览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明代长命锁”详细介绍,包括鉴定价格、型号、图片、厂家等信息。如有需要,请拨打电话:19924485246。不是你想要的产品?点击发布采购需求,让供应商主动联系你。
“明代长命锁”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留言询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