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洗的价格
笔洗传世量多。目前可以见到的早作品是宋代五大名窑(哥、官、汝、定、钧)的产品。这些瓷笔洗一般为敞口,浅腹,形状多种多样,包括花果、鱼、兽等形象。葵瓣洗通体成葵花瓣形,六瓣、八瓣不等,有敞口、撇口、折沿之分。宋代官窑、哥窑有此类型笔洗烧制。莲花笔洗身为莲花形,明清两代均有烧制,但由于时代不同,窑口不同,笔洗的装饰风格也有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明清两代莲花洗的形制基本相同,但还是有不同的时代风格。一般来说,明代莲花洗的莲瓣舒展自然,很生动,而清代花瓣则规整呆板,较程式化。蔗段洗是将洗的形状塑造成短粗的蔗段样。堪称此中佳作的传世品有:汝窑青釉三足瓷笔洗,官窑青釉瓷笔洗,哥窑米黄色釉五足笔洗,青灰釉海棠式笔洗,钧窑天蓝釉鼓钉瓷洗,仿定窑缡纹瓷洗,素三彩海水蟾纹三足洗,青花鱼龙纹洗等。
清乾隆·仿宋式粉青釉印花三足葵花洗,有“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高15.6厘米,是一件单色釉。单色釉也称“一色釉”或“一道釉”。因釉中含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在瓷器的坯体上施釉后入窑火烧,呈现出单一而美丽的色泽,即称单色釉瓷器。单色釉与我国古代道家所推崇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有关,它不浮、不嚣、不靡、不媚,与彩釉相比,浑然天成、素雅淡净,被称为陶瓷制品中的大家闺秀。中国瓷器初始为单色,汉出现彩釉,至唐而盛,进入宋朝以后,理学精神发达,赏瓷审美又回归单色,五大名窑(钧、汝、哥、官、定)俱为单色之釉。明代自成化始,彩瓷与青花并妍,入清以来,康雍乾三朝制瓷近仿明瓷,远追宋窑,单色釉的烧制作为满汉融合之象征,出现规模化的创新与生产,使之釉色古人,技艺炉火纯青,品种繁多,构成中国制瓷史上推陈出新的盛景。据雍正末年唐英《陶成纪事碑》记载,当时御窑厂烧制的釉、彩达57种,其中大部分是单色釉瓷器。大量传世品也证实了清代单色釉瓷器既有仿古,也有创新,成就前代。
早在1999年11月2日,一件张宗宪珍藏的清乾隆·仿哥釉葵花式三足洗,拍出了40.2万元港币。到了2008年,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粉青釉印团花纹葵花式三足洗拍出了38.5万元人民币。
近,家住合肥市瑶海区东七街道的市民朱先生拨打本报热线称,他收藏有一个完好的斗彩笔洗,笔洗之大之精美非常少见,且可能为明代物品。
听完朱先生的介绍后,记者随后赶到朱先生家中。在朱先生家里,记者看到了这个笔洗。笔洗像一个盘子的形状,口往内收。高约8.5厘米,口径约为33厘米。笔洗上面有黄色、红色以及青花的花纹。在笔洗的背面写有八个字,记者仔细辨认为“意匠登录,专制有权”八个字。朱先生据此认为,这是明代皇上的笔洗,供皇帝蘸毛笔写字所用的。
朱先生告诉记者,这个笔洗并不是从地下挖掘出来的藏品。五六年前,他在肥西三河古镇的一个人家中看到这个笔洗。据这户人家介绍,他们家中从清朝末年就开始收藏有这个笔洗。后来,这家的男主人过世了,朱先生认为这个笔洗是件宝贝,就多次与这家人联系,终于在去年收购回来。
征集负责人:邹经理
征集单位:广州明德国际艺术品交易集团
咨询热线:
查看全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