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瓷色——黄釉帝王釉瓷器的收藏价值
专属瓷色——黄釉 帝王釉瓷器的收藏价值
我国古代的颜色釉瓷器以其迷人多变的色彩、丰富的象征意义,给人们留下品味不尽的韵致,黄釉瓷器正是这其中具气质的一朵奇葩。
《通典》注云:“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盛淳美,故以尊色为溢也。”国人自占就对黄色有如此明晰的认识。黄色对古人所包含的内容丰厚,是母亲的土地炎黄子孙知道自己的祖先—轩辕氏以土德王天下,土色黄,故称黄帝。人文初祖,百废俱兴其次是皇天后土,日升一月恒。
而明清之前,黄釉在汉唐在辽宋都不正规,像一支支游击队割据地盘。黄釉在陶瓷的颜色装饰上既不是主流,也不是末流,一直伴随着陶瓷大军不懈努力,以其特的暖色,提高了陶瓷的温度,使陶瓷之色不让冷色专美。
推陈出新 恬淡娇嫩
黄釉一般分为“浇黄”和“柠檬黄”两种。明清时期大多的黄釉器都是“浇黄”所谓“浇黄”,是指采用“浇釉”的方式来施釉,然后再经低温焙烧而成,因此俗称“浇黄”。柠檬黄”则到清代雍正时才创烧出来。
明代弘治时期,浇黄釉瓷器烧造技术达到历史高峰,因呈色淡雅,给人以恬淡娇嫩之美,人们给它起了一个极富诗意的名字——“娇黄”。宫廷造办处和景德镇御窑厂的匠师,还尝试利用从欧洲传来的珐琅料烧造低温单色釉瓷器。此后,推陈出新,相继出现胭脂红釉瓷器、“淡黄釉”等品种。主要见于雍正、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尤以雍正时期的作品质量好、受到的评价亦高。
御用 不得僭越
在中国古代,黄色具有极为特殊的象征意义,尤其是明清两代对黄色的使用则有更为严格的限制,据《明史•舆服制》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官吏衣服帐幔,不许用玄、黄、紫三色”,英宗天顺二年(1458年)再度重申禁令,将黄色服装的禁止范围扩大到以外所有人的身上。又《明英宗实录》卷一六一载“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瓷……首犯凌迟处死,籍其家资,丁男充军边卫,知而不以告者,连坐。”由此可见,不仅衣服不许用黄颜色,就是黄色的瓷器也是不许民间私自生产的。
查看全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