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铜佛像鉴定
“忠厚老实、善良诚恳、不说假话、以诚待人”是我们的宗旨。古董瓷器鉴定——评估——拍卖 请致电(一三三二八七七零九六三)余经理(市场部经理)
明清的佛像就构成了今天中国古代佛像投资市场的主体。明代铸造金铜佛像非常兴盛。明早期的汉传佛教造像,身材比例比较适中,身躯饱满结实,线条简洁流畅,丰腴而不虚,近人而不俗。
造像胸部、腹部的起伏和平简的外衣形成对照,富有整体感。明嘉靖以后,特别是万历年间,汉地造像盛一时。这一时期的佛造像多头大身长,体态丰臃,传世品较多。明代铸造的金铜佛像工艺,造型比较优美。
从造像的风格上来看,更加贴近了生活,世俗化的味道更加浓厚。从造型佩饰上看,菩萨基本上是袒露上身,下着大裙,肩上搭有帔帛等等。服饰贴体而轻柔,衣纹和衣饰的刻画运用写实手法,视觉效果非常逼真。
明代佛像特征: 1.面相丰润,细眉长目,高鼻,薄唇,额头较宽,大耳下垂。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 2.身材比较匀称协调,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衣褶转折自若。3.菩萨肩宽腰细,袒露上身,身资婀娜,呈S型,璎珞,佩饰精密繁复。4.宝冠叶片作镂空状,正中叶片呈弯月形,为明代特点。5.台座为束腰式仰覆莲座,造型宽大,莲瓣宽肥,呈一周对称分布,具典型时代特征。6.细部表现较充分,衣服边缘刻细碎的花纹,晚期造像常用手法。7.仰覆莲座,边缘连珠纹一周,莲瓣圆润,底沿外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8.金水成色足,黄中泛红,为明代标准色。9.衣纹流畅,生动曲折,腿部装饰略呈椭圆形群褶,是明代造像的手法。 10.甲衣及绊甲丝绦均较写实生动,这是明代造像的普遍特点。
清代雕像特征:1.脸型方圆丰润,丰颐宽额,五官,双眼传神。 2.身体比例协调,造型优美。3.多着汉式衣服,衣纹呈放射状,衣褶曲折生动,帔帛较宽大。4.胸前所饰的璎珞,串珠,雕刻的极为精美细腻,华贵高雅。 5.莲座底沿明显外撇,莲瓣规整,莲瓣扁平,一般只围大半,具时代特色。6.度母眼线为一波三折式,间距较宽,是清乾龙造像特点。7.冠叶呈平板状,不镂空,制作教粗率。
2013十月八日,一尊明永乐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在香港以约2.36亿港元(3000万美元)的成交价拍出,刷新中国雕塑世界拍卖纪录。当天,香港苏富比举行“重要中国瓷器
及工艺品”专场拍卖。编号“3075”的明金铜佛像,引起激烈竞投。这尊释迦牟尼像右手下垂持触地印,维持在禅定冥想的坐姿之中。苏富比提供的资料显示,此佛像是现存形体
硕大带年款永乐鎏金铜佛之一,推测佛像为御作坊为宫廷供奉所制。自1960年代开始,佛像一直由意大利私人收藏。起拍价为3000万元(港币,下同)。经多人接连举牌,拍卖师
很快喊出1亿元的竞价,现场一阵骚动并响起掌声。
而价格仍在一路走高,1.1亿、1.15亿、1.5亿……当显示屏停留在1.8亿时,电话委托席一位买家加入争夺,出价1.85亿,众人
再次鼓掌。竞投一度处于前排和后排两人轮番竞价的胶着状态。当价格升至2.05亿,竞投陷入沉默。“2.05亿,我的中文还没好到能念出这个数字。”外国拍卖师以一句调侃纾缓
紧张气氛。安静约1分钟后,前排有人再加价500万——2.1亿!落槌定音,全场鼓掌。竞得者起身,双手合十,向众人鞠躬。
投得的人是广东中山五觉斋郑华星,佛像收藏家。加上佣金,佛像成交价为2.3644亿元。他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天价请佛并非为私人收藏或投资,而是想请回国,不再让其流失海外,未来希望找一个适合的公共场所供奉。苏富比中国瓷器及工艺品部国际主管及亚洲区副仇国仕指出,此前中国佛像拍卖的成交价约为1.2亿港元,由苏富比于2006年在香港创下。 一连五天的香港苏富比秋拍8日落下帷幕。截至记者发稿,苏富比已拍出多件过亿元的拍品,包括曾梵志《后的晚餐》以1.8亿成交;一枚118.28克拉椭圆形D色无瑕钻石拍出2.38亿元;此外,一件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碗以1.412亿元成交。
查看全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