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别名 |
民国瓷器,简介 |
面向地区 |
全国 |
产地 |
其它 |
适用送礼场所 |
其它 |
制作方法 |
纯手工 |
参数名1
参数值1
参数名2
参数值2
参数名3
参数值3
参数名4
参数值4
参数名5
参数值5
参数名6
参数值6
民国时期瓷器简介
民国是从清灭亡至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简称民国。开始于1912年,终于1949年,共38年时间。
民国窑场分布范围广,但品种却远不及宋元明清时期丰富。因为时段短,加上动乱等因素,瓷器品种较少,瓷器以彩色为主,特别是瓷器基本都是彩瓷,也有一些青花瓷器和颜色釉瓷器(相对较少大多数都是对于清朝瓷器装饰工艺的直接继承)。除社会因素外,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生产,也使瓷器装饰更加单调、统一。其中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的浅绛彩和“新粉彩”、以醴陵窑为代表的釉下五彩,以其鲜明的装饰特色,可以看作是民国瓷器装饰的代表。
在器型方面,盘、碗、茶壶、茶碗等饮食器外,烟灰缸、肥皂盒、花盆等各类日常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还多见各式用于陈设或婚嫁的大花瓶、捧盒。瓷板画的出现也是一格。
浅绛彩是因色彩而不是因原料或工艺而得名。浅绛彩瓷据不完全历史统计大约出现在清咸丰,同治时期,主要的特点是模仿元代黄公望传统的浅绛山水画传统,色调淡雅清新,因其纹样主要以水墨及淡赭等色来描绘,所以得名浅降彩。民国浅绛彩的祖本出自清晚期的咸丰、同治之际,但总体上文人气息更浓重,传世品大多是民国早期的作品。民国晚期渐渐凋零,被新粉彩的菜头艳丽所取代了。
笔者以后会 针对浅绛彩的特征单讨论。
新粉彩”从彩料归属上说仍然是粉彩,但其所用颜料不再是天然矿料,而是人工合成料,对于烧成温度的要求比清代的粉彩要宽松,其料以油调和者称 “油料”,以水调和者则称“水料”。“新粉彩”还改变了绘画技法,不再用勾线、填涂的方法,而是用笔蘸料直接绘画于瓷器上,用笔、设色类同于中国传统的没骨画法。“新粉彩”原料成本较低,绘制工艺亦不复杂,成色鲜艳亮丽,在民国时期受到了市场的广大热爱。
五彩瓷器有些是单纯的釉上彩,也有一部分是釉上和釉下(主要是青花)结合混合彩,都是两次烧成,先高温烧成白釉瓷器,或是白瓷连同以青花表现的蓝色部分,经釉上彩绘后再低温烧成。釉下五彩是分三次烧成,是先以低温(大约700-800℃)烧瓷胎,然后在绘画,以同样的温度第二次烧造,使彩料挥发,后施高温透明釉第三次烧成。釉下蓝彩、墨彩等等制作的类型工艺基本差不多。
民国瓷器以彩绘为主要装饰手法,彩绘的内容丰富,人物、山水、花卉、鸟兽、博古、吉祥图案等,色泽光线亮丽。但画风和图案特点等均有清代的遗风。但在图案内容方面还是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特色。民国瓷器的特点主要是通过绘画而表现出来,这主要有两点:
一是图案的题材的变化,流行于清代的吉祥寓意纹样依然很多见,但也出现了一些宣传时事和政治主张的内容,在一些瓷器绘画图案中了宣传意义,这个倾向后来更进一步发展为以政治符号作为民族性的表现。
二是民国彩瓷尤其是新粉彩工艺与内容的改变,改变了在原本作为瓷器装饰而存在的彩绘,开始有一部分发展为的瓷画艺术。从清朝同治、光绪时期开始形成,到民国中期已形成一股风气,彩绘画师中的厉害者们完成了由瓷画艺匠到“画家”的转变。除传统画法外,还引入了国外的画法。顺应这一潮流,瓷板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创新。瓷板画显然已经超出了日用瓷和陈设瓷的范畴,它们究竟是属于瓷器装饰,还是属于绘画之一种,固然可以继续争论下去,但瓷板画清代及其以前而大量出现。瓷画从一般绘画艺术学习发展而来。有不少瓷画艺术家早年就曾经拜画家为师,如“珠山八友”中的程意亭早年师从沪上浙派画家程璋,毕伯涛曾经学画于鄱阳画家张云山等。
民国时期的瓷绘艺术家当首推景德镇的“珠山八友”。1928年中秋节,王琦、邓碧珊、徐仲南、王大凡、汪野亭、程意亭、田鹤仙、刘雨岑等人在景德镇文明酒楼组织“珠山八友月圆会”,约定以后每月十五日集会,论画品茗。这些名家各怀绝技,饮誉瓷画艺术界。由于瓷画艺术的发达,瓷器装饰匠师的艺术家化,使得短暂的三四十年间留下姓名的制瓷名家的人数超过了以往各朝代。
民国瓷器的特点
民国瓷器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但器物造型和装饰则带有明显的过渡性。有几个的特点:
①:仿古色彩较重,时代特点未完全形成。民国瓷器生产前后持续不足40年,中间还有大约1/3的时间是处在全国性的战乱之中,瓷器特色尚未充分形成。与清朝相比,民国瓷器的时代特征不明显,其产品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都有明显的清官窑印记,特别是粉彩仿雍乾、五彩仿康熙,几乎带有普遍性。从大的时空范围来看,民国瓷器生产实际上是处在一个至今都尚未完全完成的转型期之中。
②:官窑烧造随着王朝制度的覆亡而完结,但景德镇仍然继续出现了一些不是官窑的“官窑”(或可称为“拟官窑”),和官窑一样不乏。袁世凯图谋恢复帝制,派庶务司丞郭葆昌(世五,觯斋主人)为陶务监督使,到景德镇特制了一批准备“御用”和充当“登基大典”礼品的瓷器,成为这类产品的始作俑者。后来继任的北洋等政要中,也有人向景德镇定烧瓷器,用于典礼或纪念,其产品多见瓶类陈设瓷,沿用清朝官窑堂斋款的格式标铭,如属于徐世昌的篆书“静远堂制”、属于曹锟的篆书“延庆楼制”,还有“怀仁堂制”等,有青花或矾红等不同品式。抗战胜利后,民国曾经委托景德镇烧造一批纪念瓷器用作外交礼品,也是相同的性质。
民国时期瓷器时代背景特殊,也明显,从材料,历史背景变化下熟知,必然得心应手。总体来说仿前朝款的瓷器较多,树一帜的只有新粉彩,瓷板画类,民国也诞生了很多不错的名家,八大山人除外,民国早期时期,很多的画师以及工艺还是延续了光绪以及前朝的特征。作者认为区分历史背景,大的环境下,瓷器必然有迹可循。
查看全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