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别名 |
光绪元宝,银币 |
面向地区 |
全国 |
用途 |
其它 |
包装 |
其它 |
材质 |
其它 |
适用场合 |
其它 |
送礼对象 |
其它 |
顺治三年(1646年)曾设江南省,治所在江宁府(今南京),康熙六年(1667年)撤江南省建制,分设安徽、江苏两省,设置江南省的时间只有22年。光绪年间两江总督衙门在江宁。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时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以江苏及周边用银元通行量大为由,奏请朝廷在江宁增设造币厂。此事获准后,刘坤一迅速在江宁建厂,定名为“江南造币厂”,币面沿用清初“江南省”名,由此出现了已无江南省建制的“光绪元宝江南省造”银元。
“江南省造”银元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开铸,初铸银元没有干支纪年。因它是江南厂铸造的银元,钱币收藏界称其为“老江南”或“江南老龙”。从光绪二十四年开始,币面增加了干支纪年,依次为“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江南省造”银元正面除S纹圈外还有珠圈,背面有弦圈与无弦圈之别,龙形有眼珠凸或凹两式,龙尾有平尾、翘尾之分,边形有齿边、光边。
因此从上述历史资料可知清末“江南省造”银币是有其币并无其省,从道理上讲江南省造银币应正名为江苏省造、安徽省造或江西省造,但事实并非如此,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后来虽铸制了各自铜元,安徽后来甚至还机制了“安徽省造”银币系列,但其铸额远远不能和江南省造银币相比,江南省造银币一直生产到宣统元年(1909)。
此枚光绪元宝“江南省造”龙纹银币,直径:4.5cm,重:28.6g。银币正面中珠圈内镌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圈外上端镌“江南省造”,下端镌币重“库平一两”。银币背面中央镌珍珠龙纹样,上端为英文“江南省”,下端镌英文币重“库平一两”,左右两侧分别镌长六花星。藏品品相,熟旧自然,深打字口清楚,流通痕迹明显,边齿过关,龙鳞清晰,具有的投资价值和收藏价值。
最近来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