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德蓝釉瓷器市场拍卖价格
商品别名 |
大明宣德炉 |
面向地区 |
全国 |
拍卖类型 |
投标拍卖 |
瓷器釉色名。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明、清蓝釉习称“霁蓝”,一种高温石灰碱釉。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温下一次烧成。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又因其呈色稳定明亮如宝石,又被举为把它和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工艺继承元代传统,延烧不断,主要造型为祭器和陈设用瓷。
明代霁蓝为后人称道的首推宣德一朝。宣德霁蓝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画暗花的,另有蓝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官窑款有青花和暗款两种。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凡四字款者,均为后仿。宣德霁蓝釉主要有以下特征:
1、里外满施蓝釉和里白釉外蓝釉者并存。
2、碗、盘口沿“灯草边”整齐者少,多数线条弯曲,不规整。
3、圈足施釉到底,平视不见圈足露胎。
4、浅刻花纹多为龙纹,白花者龙纹少见,且白花均是用堆塑法制作,为突起的立体花纹,但观望时,似无立体感。
5、造型碗、盘常见,瓶、壶传世品中少见。
截至上月底,今年在各场拍卖中,一共有19件瓷器的成交价格超过1000万元的关口,64件瓷器的成交价格在300万元以上,证明今年上半年瓷器的市场行情依然比较稳定。不少重器、现身拍场,使得瓷器拍卖市场稳中有升,不断酝酿新的市场行情。从上半年的拍卖情况来看,预期今年下半年瓷器市场会有更佳的走势。拍出者,不是重器,就是。明永乐《青花海浪缠枝浑莲双凤朝阳双系大扁壶》以5227.2万元成交,成为今年上半年成交价格高的瓷器,超过高估价2.6倍。双系大扁壶属于典型的永乐年间的青花扁壶,这种形制比较少见。
《粉彩霁蓝釉描金花卉大瓶》以2408万元被收藏家马未都购得。而马未都原本的心理价位高达3000万元。这件瓷器之所以非常珍贵,原因之一是其为圆明园遗物,原因之二是器型。众多认定这件大瓶应为乾隆早期由官窑所制,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大器。去年5月,香港佳士得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件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拍出了7852万港元的“天价”,一举创造了明代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在香港苏富比去年4月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粉青釉浮雕八吉祥青花缠枝花卉纹双耳扁壶也拍出了1524万港元。
一件清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就拍出了5280万元,创造了内地瓷器拍卖;去年6月,一件明永乐青花宝相花绶带葫芦扁瓶在北京翰海拍出了1540万元。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从去年开始,虽然整个瓷器市场表现相对较弱,但、珍品瓷器仍然受到藏家的追捧。瓷器市场大约每五年就会经历一个调整期。从目前整个市场的行情来看,瓷器也正处于调整期,但调整期并不是价格下降,而是对一些瓷器的价格进行修正。从整体行情来看,瓷器价格还是在不断地上涨,只是其涨幅落后于中国书画、油画,但一些、珍品瓷器的价格涨幅还是达到30%至40%。如今,一些具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家和投资人把一些资金投入到瓷器上来,从中长期来看,瓷器在经历了这一调整期后,会呈现出供需两旺的现象而迎来一波较大的上涨行情。
蓝釉瓷器拍卖成交价格记录:
清乾隆霁蓝釉天球瓶-----------估价:RMB4,350,000---估价日期:2016-01-10
雍正霁蓝釉天球瓶-------------估价:RMB1,920,000---估价日期:2016-02-18
清乾隆霁蓝釉梅瓶-------------估价:RMB2,950,000---估价日期:2017-01-15
清乾隆霁蓝釉梅瓶-------------成交价:RMB1,110,000---成交日期:2017-01-09
明宣德霁蓝釉盘---------------成交价:RMB1,410,000---成交日期:2017-02-15
霁蓝釉天球瓶-----------------成交价:RMB1,250,000---成交日期:2017-01-05
清雍正霁蓝釉菊瓣形花壶-------成交价:RMB1,630,000---成交日期:2016-02-27
霁蓝釉描金团花赏瓶-----------成交价:RMB4,130,000---成交日期:2016-01-07
查看全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