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器款有什么特点
元青花即元青花瓷
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根据时间大
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佳。
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
繁多,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元代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中国瓷业较宋代又有更大的进步,景德镇窑成
功的烧制出青花瓷器。青花瓷的普遍出现和趋于成熟,产销兴旺,元人蒋祁著《
陶计略》(记元代景德镇瓷业情况的书籍)中记述:“窑火既歇,商争取售
,而上者择焉,谓之捡窑。交易之际,牙侩主之……,运器入河,肩夫执券,次
第件具,以凭商筹,谓之非子。”
元代青花瓷器,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
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孤陈的故
事。该器物于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及外销工艺
品”拍卖会上,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
亿,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高拍卖纪录。
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根据时间大
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佳。
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
繁多,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元青花,一般指景德镇的元代青花瓷。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又可分为用进口
苏麻离青料绘制纹饰的“至正型”瓷和用国产青料绘制纹饰的普通瓷。元青
花在元代除景德镇烧造外,云南省玉溪等地也用当地瓷土和青料烧造。景德镇生
产的元青花已有超过650年的历史,有足底宽厚、纹饰繁多、胎体厚重等特点,其
具有很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元青花瓷器带款者极少,现藏英国大维德艺术基金会的一对至正十一年(
1351年)青花象耳瓶,有用青花书写的共计5行62个字:“信州路玉山县顺成乡德
教里荆堂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对,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正
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这属于写在供器上的
供养款式,有供养人姓名及具体年代,对鉴别器物年代具有重要参照意义。至正
为元末顺帝的年号,此对瓶应为元代晚期青花瓷的代表作品。
见著录的还有“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名款的青花釉里红塔式四灵盖罐
和“后至元戊寅五月”铭文的青花釉里红楼阁谷仓。“戊寅年”为后至元四年,
即公元1338年。
元青花瓷器总体分两种色调,一种呈灰蓝色,较浅淡,一种是深蓝色,较艳丽。
传统概念中,呈色灰蓝者为国产料,呈蓝艳者为进口料。进口青料用于大型、中
型或小型元青花上,国产钴料仅用于中、小型器。
鉴别要点
(一)看器形 (二)看釉色 (三)看青花
(四)看纹饰 (五)看内壁 (六)看底足 (七)看显色与气泡
仿品特征:
(一)瓷胎过白,过细或过密者
(二)底足露胎部位有人工涂抹或喷洒的氧化铁锈色者
(三)内壁光滑无纹者
(四)内壁有修坯刀痕者
(五)具有均匀细密线状刀痕者
(六)釉色过白者
(七)釉面光滑平整或釉质稀薄者
(八)青花中的铁元素浮于釉表者
(九)青花色泽过于灰暗或鲜艳者
(十)所绘纹饰有破绽者
(十一)器物造型与时代或工艺特征不符者
(十二)器物的口沿和足圈线条生硬或过于规整者
(十三)器物的体积与重量之比明显超常者
(十四)成型工艺与时代特征不符者
(十五)垫烧工艺特征不符者
(十六)表面有明显人工作旧痕迹者
(十七)采用X荧光检测,指标元素超标者
(十八)采用波谱分析,釉质老化系数在0.10以下者
从制作工艺上看,此时出现了胎体厚重的形体,如大罐、大瓶、大盘、大碗
等。但也有精细之作,如胎体轻薄的高足碗、高足杯、匜、盘等。在元代社会,
青花瓷还没有成为宫廷或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除酒具、明器外,主要产品是
对外输出,因此元青花瓷的造型有一定特殊性,其原因乃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域、
不同生活习惯使用者的需要。如大罐、大瓶、大盘、大碗是为了适应伊斯兰国家
广大穆斯林席地而坐、一起吃饭的习惯而特别生产的大型饮食器皿。而元时生产
的小型器皿如小罐、小瓶、小壶则多销往菲律宾。根据考古资料可知,许多小件
元青花瓷都是当年为满足东南亚人陪葬需要而制作的外销商品。除了外销,元青
花生产者对内为了符合元代社会生活习俗还生产了中小型瓶、炉、笔山、高足碗
、连座器等。大体可综合为五大类。
查看全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