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一组两枚
商品别名 |
拍卖 |
面向地区 |
|
产地 |
其它 |
制作方法 |
纯手工 |
几千年来,尽管朝代不断更替,白银作为一种货币和一种交换的手段,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价值和功用。以后,我国钱币收藏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钱币收藏爱好者遍及全国城乡,流散民间的历史钱币不断被发现,其中不乏银币的出现。
顺治通宝
顺治通宝是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年)所铸钱。顺治元年,在北京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铸币,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设钱局,钱币上用楷书写着"顺治通宝"。顺治通宝的成分红铜七成,白铜三成。一千铜钱称为一串。顺治通宝重初定位每文一钱,后改为一钱二分、一钱四分、一钱二分五。顺治通宝的币型未能统一,按照背文可分为五种,也就是"顺治五式"。
文中此枚顺治通宝,当时清责令各地钱局停铸各式旧钱,由户部、工部改铸背满文宝泉、宝源的新钱,顺治四式钱。满汉文钱今见十二局,可知当时只有十二局开炉鼓铸。其铜质金黄厚重,完全脱离了明钱风格,见证从此开清代钱币之新风。
军造四川铜币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2月四川成立大汉四川军,四川军接管了设在成都的四川造币分厂,废除了前清龙模银铜币,新创四川银币模型,于1912年起,由四川造币厂正式开铸四川军“汉”字银元。随着时代的变迁,四川银币会成为稀有文物级别的收藏品。
文中此枚钱币图文有神,压力到位,气色自然,包浆老道,流通痕迹自然。正面圈内铸有铭文“四川银币”,珠圈外上环铸楷体“军造”四字,左右镌花饰,中间有一朵漂亮的芙蓉花,象征蓉城成都,背面上方是“民国元年”,中央有一个很大的篆书“汉”字,代表了大汉的意思,具有反清意义,周围有18个小圆圈,象征着当年响应辛亥革命的十八个省。它带有辛亥革命那一时期鲜明的时代印记,见证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弥足珍贵。
查看全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