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古玩>瓷板古玩>这只碗凭什么被称为“宣德碗“ 免费发布瓷板古玩信息
广告
热门浏览

这只碗凭什么被称为“宣德碗“

更新时间:2019-03-06 11:26:07 信息编号:144156764
这只碗凭什么被称为“宣德碗“
  • 面议

  • 其它

  • 白瓷

  • 收藏

分享

详情介绍

这只碗凭什么被称为“宣德碗“

商品别名
收藏
面向地区
产地
其它
材质
白瓷
制作方法
纯手工
2017年春季香港苏富比瓷器拍卖中,一件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为耀眼。虽显示估价带询,但场外预测已纷纷破亿。
图录中称赞道:“宣窑大盌,陶冶之巅,妙作十瓣花式,犹若荷叶半绽未放,捧于掌间,刚中带柔,抚之如脂,爱不释手。外壁起伏延绵,神绘游鱼四尾,两两相对,嬉泳水藻池莲之间,寄清白廉洁之德。白瓷为纸,青料作墨,妙笔挥毫,线条清劲流畅,栩栩如生,疏密得当,浓淡相宜……宣德重器,传世,,殊为。”
这段如诗文字,读起来就让人倾心。



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
《大明宣德年制》款
估价待询
23公分,9 英寸
宣德一朝,瓷器名品佳作不胜枚举,缘何这件大碗能“陶瓷神品”?
明清景德镇御窑厂内,画师们所绘官瓷纹饰虽妙笔生花,却受宫规所限,为龙纹、凤纹,或其他象征皇权纹饰多见,格式拘谨庄重,少了笔意趣味。而一类少数派,以新式瓷器纹饰为主题,寓意喜庆且不受制式所限,作为非正式场合之用。在此类作品之上,画师似乎更能将其娴熟笔法,和画功底蕴挥洒的酣畅淋漓,造就魅力、灵动迷人的别样御瓷风貌,这件鱼藻纹大碗就当属此类。
鱼藻纹较其他自然题材,更需画师敏锐地写生观察,师法自然,才能以纯熟技法再现水中鱼草姿态。

纹饰展开图(局部)
鱼藻纹是陶瓷装饰纹样中的常见题材,早在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中的黑陶上就已出现,反映着当时江南地区水乡泽国的自然生态,是远古时期先民们在渔猎时对所见的形象记录。

河姆渡文化鱼藻纹黑陶盆
之后从夏商周到隋唐五代,经过千的洗礼,穿梭于水中藻间的游鱼,逐渐摆脱生物属性,成为世人尤其是文人雅士一种自我欣赏,追求自由的象征。“飘若云信风,乐于鱼在藻”,“鱼乐”成为一种为人所提倡追求的知足常乐的社会风尚。
至宋,描写摆尾游潜,洄泳于萍藻之间游鱼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鱼藻纹开始大量出现在宋金时期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彩绘瓷中。这一时期,鱼的形象以草鱼、鲤鱼、鲶鱼、鲢鱼等为主。形体多肥壮,鳍尾上翘。画师们将生活中的鱼藻形象进行提炼、概括、重构,寥寥数笔,几根写意的线条就表现出游鱼和水藻的动感,鱼身的大小,鱼鳞的多寡有用勾线的,没骨的,重神而不求形似,以神统形。

宋金时期磁州窑白地黑花鱼藻纹枕 日本奈良大和文华馆藏

2016纽约佳士得拍北宋/金磁州窑白地黑花鱼藻纹钵
进入元代,北方磁州窑系和南方的景德镇窑,以鱼藻纹为装饰的器物开始多见,并在装饰工艺上发生转变。宋金时期流行的传统刻、划、剔、印花等技法退居其次,釉下青花彩绘成为主流。元画师们画鱼,用弹性好、笔锋尖、吸水性好的毛笔,饱蘸一定浓度的青料,以勾、描、涂、点等画法在胎体上进行创作,先细致勾出鱼形,再以细格描绘鱼鳞,然后用青料和水的比例不断变换,表现鱼鳞处的明暗效果,画工极为精细者,鱼鳍、鱼尾、鱼目、鱼齿均清晰可见,神态逼真。水藻的画法,这一时期主要有两种,一是在鱼的下方绘水草、水藻,左右各一荷花;一是水藻、水草居于正中,双鱼呈对称分布于左右,相向游动。水藻呈带状如海带,由下部排列整齐向上伸出。



元代器物上的青花鱼藻纹
对比可知,元代鱼藻纹的细腻写实,与宋金磁州窑的大写意画风明显不同,在构图形式上也看不出任何关联。它那的写真性,反而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宋元绘画。

宋元绘画中的游鱼形象
在绘画史中,以水中鱼类为写生对象的“藻鱼图”,至少可追溯到五代。在北宋《宣和画谱》中,有关鱼类的绘画被单列出,成为重要绘画门类,被称为“龙鱼”。《龙鱼卷》中列举五位善画“鱼藻图”或“游鱼图”的画家,大都是江南人或有着江南生活背景的。为何宋元时代的江南地区,会盛行以这类水中、水边常出现的小生灵为描绘对象呢?
除了人们对鱼的喜爱外,它可能反映了在当时战乱频繁及多元社会冲突的历史背景下,汉族文人(江南画家或南迁的北地画家)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心理,表面安于现状,但实际在精神层面却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乌托邦。有人选择寄情山水,有人就选择钟情于草虫、水禽、藻鱼的小世界。
诞生在江南地区的元青花,虽然带着蒙古蓝白色调的审美烙印,但在纹样题材的选择上,难免受到同时期绘画因素的影响。关于元代鱼藻纹风格的起源虽然并无定论,但我们不能否认它在写实性及对自然主义的描绘上的确与宋金绘画有着更直接的相似性,尤其是元青花的用笔与绘画几乎共通。

元青花鱼藻纹罐日本大坂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元青花鱼藻纹罐日本大坂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从宋金元时期磁州窑装饰工艺的百花齐放,到元代后期景德镇窑一枝秀的垄断,鱼藻纹在之后的明代又进入了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
宣德一朝,无论官窑或民窑,鱼藻纹的表现内容及手法均丰富多彩。官窑鱼藻纹品种,常见的有青花、釉里红、蓝釉等,民窑则以青花器物为主。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明宣德青花莲塘鱼藻纹菱口碗
侈口,深壁,短圈足。器口、碗壁与圈足通体呈十弧五瓣葵花形,内外壁各凹凸十棱。外壁画莲塘水藻纹,游鱼四尾,碗心画莲花三朵,游鱼二尾,外加双圈,内壁无纹,口沿内外各加饰青线一道、足圈三道、碗内青花浓艳,外壁稍淡(放大镜下,釉色青艳,只因白釉层厚,故显淡。),带褐绿疵斑,釉面满布大小气泡,凹棱处尤细小。葵花式碗系拉坯成型后,再压模而成,故胎骨微厚,此类碗型始自永乐。

明宣德青花鱼藻多棱金钟碗景德镇考古研究所
宣德青花鱼藻纹,常见同一器物上绘制鲭、鲌、鲢、鳜四鱼,寓意“清白廉洁”,为宣德朝所创并影响后世。宣德官窑蓝釉器甚美,被后人推为上品。


宣德蓝釉白花鱼藻纹碗
碗心及外壁以荷花、莲蓬、水草,游鱼在水草中游弋,神态活泼,优雅自然。此件以蓝釉作水,别有新意。虽未刻划水纹,但飘动的水草反映了水的波动,特别是荷花、荷叶的细节描绘,悦目清心。底落“大明宣德年制”款。宣德蓝釉白花鱼藻纹,器型除碗外,也见于盘。


2017年4月将于苏富比拍出的青花鱼藻纹纹饰展开图
宣德青花鱼藻纹大碗,纹饰卓绝悦目,柔光温蔼,明初青花陶瓷之巅,私人收藏中。2015年苏富比秋拍,一件尺寸17.8公分明宣德青花鱼藻纹葵花式洗以2408万港元成交。



2015年苏富比秋拍明宣德青花鱼藻纹葵花式洗
与此相比,即将出现的这件大碗,无论纹样、画工、器型、尺寸,举世无能出其右者,连馆藏者也难于媲美,诚然神品,被视为市场中的“宣德碗”。此宣德大碗,早年于1963年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公开展出,著录甚丰,在日本为人所慕,首现国际艺术市场,难能可贵。我们期待它能在中国古代艺术品拍卖市场中谱写出绚烂的华章。

如果您对此文感兴趣,且您是收藏爱好人士,请收藏此帐号
国内一线拍行北京翰海、保利等走进民间安徽古钰斋征集藏品
征集范围:铜器、书画、瓷器、翡翠玉器、杂项、文房四宝、紫砂、田黄、瓷板画、鸡血石、奇石等。
详情咨询 : 同

相关推荐产品

留言板

  • 收藏
  • 价格商品详情商品参数其它
  • 提交留言即代表同意更多商家联系我
河南胥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这只碗凭什么被称为“宣德碗“”详细介绍,包括收藏价格、型号、图片、厂家等信息。如有需要,请拨打电话:18336303778。不是你想要的产品?点击发布采购需求,让供应商主动联系你。
“这只碗凭什么被称为“宣德碗“”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留言询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