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官字底款真假怎么看
,烧造“官”、“新官”字款瓷器的定窑、耀州窑、越窑,古代文献中或多或少都有记载,但未见朝廷派官直接管理主持烧造事亦的内容。仅见定窑、五代后周时曾派冯翱“充龙泉镇使钤辖瓷窑商税务使”;越窑北宋初年曾有赵仁济充“殿前承旨监越州瓷窑务”之事。前者显然是只负责征收定窑的商税,后者也不过是官府派往越州督办宫廷所需越窑瓷器的官,也非直接管理越窑的生产。再有,在当时和稍后的文献中也没有说它们是“官窑”,而且从记载的内容和相关资料中也看不出来是官窑的意思,反而在有的文献记载中倒可以推断出有的窑不是官窑。前文所引南宋叶置《坦斋笔蘅》中的那段记载,是将定州白瓷器(定窑)、汝州青窑器(汝窑)和京师自置的官窑并列。从这种行文方式中可以明显看出,定窑、汝窑都不是官窑。如它们是官窑,行文的方式将是另外的一种样子了。那么北宋时期宫廷所用的定窑瓷器和汝窑瓷器是怎么来的呢?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六二《河北道》记载,定州贡瓷器,由此可知,定窑瓷器是通过地方土贡的方式获得的。从《坦斋笔衡》中的“命汝州造青窑器”一语观之,汝窑瓷器是通过上面派烧的方式获取的。这正反映了在官窑之前宫廷用瓷来源的二个渠道。
耀州窑遗址发现“官”字款瓷器14件,1984——1992年发掘出土12件,采集2件,均为青釉瓷器,是五代时期所烧造。
越窑遗址发现“官”字款青釉瓷器2件,均为考古调查时采集,一件器型是盘,年代为五代时期;另一件是盏,年代为北宋早期偏晚。此外,1970年浙江临安板桥五代墓出土的1件越窑青瓷双系瓶、1986年内蒙古奈曼旗辽开泰七年(1018年)陈国公主墓出土的1件越窑青瓷花口盘,分别在肩部、底外侧刻、划“官”字款。
玉壶春瓶:由诗句“玉壶先春”得名。撇口、细颈、圆腹、圈足,以变化的弧线构成柔和的瓶体。宋代创制,定窑、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均有烧造。元、明、清景德镇仍烧造,品种有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是中国瓷器造型的典型器物。
天球瓶:直口、长颈,腹浑圆,似圆球,故名。明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创制,多为青花。清代雍正、乾隆又烧制青花釉里红、粉彩等品种。
蒜头瓶: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故名。系仿汉代铜瓶式样,宋代始烧,明清景德镇窑常见,品种有青花、五彩、粉彩、珐琅彩等
查看全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