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国官窑瓷器哪里可以鉴定
-
大明成化瓷器值多少钱
面议
-
寿山田黄老印章
面议
-
绿色釉的瓷器
面议
-
田黄印章现在的价格
面议
-
红釉瓷器价值
面议
-
大明万历五彩瓷器价格
面议
-
田黄鉴定专家
面议
-
红釉瓷器断代
面议
内蒙古民国官窑瓷器哪里可以鉴定
商品别名 |
民国官窑瓷器 |
面向地区 |
全国 |
民国时期,虽然官窑体系崩塌,但一些统治者为装点门面,专人设计样式,制作瓷器,其质量和水平并不亚于封建时代的官窑瓷器,因此这些瓷器被称为 “现代官窑”“民国御瓷”。从现存实物看,民国早期的袁世凯、徐世昌、曹锟等高统治者,都特制过瓷器,其中以袁世凯特制的 “洪宪瓷” 为有名。“洪宪” 是袁世凯复辟帝制所用年号,他效仿以往皇帝,命令景德镇烧制精瓷备用。为此,他从故宫选出雍正、乾隆、嘉庆等各朝瓷器做样本,命郭葆昌筹办洪宪御窑,还想重建御窑厂。有一种说法是,原定生产四万件瓷器,但因时间等原因只完成了六千件。这批瓷器除增加新造型外,基本沿用传统制作工艺,且彩绘比清代瓷器。为袁世凯特制的 “居仁堂制” 款粉彩瓷器,具有清代宫廷用瓷的风格。袁世凯灭亡后,主事者为收回本钱,将未烧成的 “洪宪瓷” 底款改写为清代雍正、乾隆等不同年款,所以这批 “洪宪瓷” 中有些造型、工艺相同,但底款不同。后来有人将一批 “洪宪瓷” 转往香港,香港文物鉴藏家杨铨先生将这批共六百余件的 “洪宪瓷” 悉数购得。1959 年国庆十周年前夕,杨铨把家藏的 5542 件珍贵文物全部无偿捐献给广州市人民,其中就包括那六百余件 “洪宪瓷”。
专为袁世凯烧制 “洪宪瓷” 的郭葆昌致富后,收藏了大量古瓷,成为民国时期的陶瓷。他将家中所藏瓷器编成图谱《觯斋瓷乘》(郭葆昌别号觯斋主人),共 20 册,还著有《瓷器概说》《项子京历代名瓷谱识》等有关陶瓷的著作。郭葆昌病故后,所藏瓷器为其子女所有。文物王世襄先生怕这批珍贵瓷器散失,找到郭葆昌的子女。经周折,宋子文同意付给郭家十万美金,以 “捐献” 名义将这批瓷器收购。王世襄先生与周士庄先生对照《觯斋瓷乘》的照片及注明的尺寸,逐箱逐件清点后装回原箱,加贴故宫博物院封条。当代民间藏有一个粉彩碧桃胆瓶,为袁世凯 “洪宪” 年间制作,据说当时瓷工因对袁世凯称帝不满,利用胆瓶造型及画面谐音寓意袁世凯 “胆小”,而瓶体化 “碧桃”。这件瓷器既有雍正粉彩的华美,更是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具有收藏价值。
郭葆昌在景德镇担任陶务总监督后,选择景德镇市内的湖北会馆作为绘瓷工场,由陶瓷家鄢儒珍负责烧制,成功烧制了一批瓷器,主要以粉彩和珐琅彩为主。珐琅彩是由清宫廷造办处的画师自炼或西洋的珐琅料,按的样稿在烧成的白瓷上作画,再入炉烘烤而成,其料主要成分是硼酸盐和硅酸盐的混合物,在不透明的白色易熔的珐琅料中,加入适量金属氧化物色素,使得洪宪瓷的珐琅彩相较于其他瓷器更为特,色彩明艳丰满,画面生动逼真。
除了袁世凯的 “洪宪瓷”,民国时期其他军阀也有自己的专属瓷器。徐世昌的 “静远堂制” 款瓷器,专仿雍正朝器物,多为单色釉,尤以天蓝釉和青釉为出色,如年窑暗花蝉纹梅瓶,釉面极其精细,为稀世之珍。徐世昌作为一代军阀兼文人大,学问深厚,书画造诣,自诩为 “水竹邨人”。郭葆昌深知徐世昌的审美趣味,为其监烧的瓷器多仿雍正年窑的单色釉,格调含蓄而优美,贴合徐世昌以雅士自居的文人风范。徐世昌还将这些瓷器作为礼物巴结日本人。
曹锟的 “延庆楼制” 款瓷器品种不多,传世,却收藏价值。例如粉彩富贵图双龙耳瓶,高 30 厘米,瓶口饰有金边,制作精细,釉质洁白无瑕,画面艳丽华贵。瓶两侧的双龙耳造型早出现在隋代的陶器中,饰双龙耳的器物总以朴拙浑厚为美,此瓶虽瓶身纤巧与大龙耳略显突兀,但整体制作精细。2005 年 6 月 20 日在北京翰海的拍卖会上,该瓶成交价达 41.8 万元。
民国官窑瓷器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在拍卖市场上的表现也日益引人注目。像 “洪宪瓷” 等瓷器,屡屡拍出。例如,一件 “居仁堂制” 款粉彩山水三果双耳瓶,2005 年 12 月 12 日在北京翰海的拍卖会上,成交达 57.2 万元;曹锟的 “延庆楼制” 款粉彩富贵图双龙耳瓶,2005 年 6 月 20 日在北京翰海的拍卖会上,成交价也达到 41.8 万元。这些拍卖成绩充分展示了民国官窑瓷器的经济价值,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仍有上升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