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民国官窑瓷器款识真品图片
-
新疆鉴定和田玉的机构
面议
-
清代铜鎏金小佛像价格
面议
-
西藏九眼天珠多少钱
面议
-
滨海新区民国官窑瓷器私下交易
面议
-
黑龙江王琦瓷板画拍卖成交价格
面议
-
三门峡瓷板画如何鉴定真假
面议
-
邵阳何朝宗德化白瓷观音像目前市场价格
面议
-
老挝田黄多少钱
面议
延庆民国官窑瓷器款识真品图片
商品别名 |
民国官窑瓷器 |
面向地区 |
全国 |
所谓洪宪瓷,即落有“洪宪年制”或“洪宪御制”款识的瓷器。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有数件此类款识的瓷器,如一件粉彩人物纹瓶,口径10.1厘米,底径10.3厘米,高27.7厘米,腹围50厘米。造型为撇口,短颈,溜肩,长圆腹,圈足。口沿描金,口内施松石绿釉。器身通景绘粉彩山水人物纹,题名为“渊明爱菊”。底亦施松石绿釉,书红彩“洪宪年制”四字楷体双方框款,款识工整。 从馆藏的这些洪宪款瓷器看,主要是仿雍正、乾隆朝的粉彩、珐琅彩风格,造型以碗、盘、瓶居多。这些瓷器胎质细腻,釉色白润,绘画生动,施彩艳丽,制作之精可与历代的官窑器物相媲美。 用瓷以“居仁堂制”、“静远堂制”款瓷器为代表。“居仁堂制”款瓷器是袁世凯任大时的瓷,如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的粉彩开光博古图梅瓶,口径4.2厘米,底径7.7厘米,高25.7厘米,腹围48.2厘米。造型为小口,短颈,圆肩,腹下内收,圈足。颈肩部绘粉彩缠枝花卉纹。器身绘粉彩开光图案,其中花叶围成的两组大开光内饰博古图,扇形与圆形小开光内饰花卉纹。开光外饰以花卉纹。底书红彩“居仁堂制”四字双行篆体方框款,款识工整。 “静远堂制”款瓷器则是徐世昌任大时的瓷,如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的红地粉彩描金开光花鸟纹瓶,口径9.8厘米,底径9.3厘米,高31.7厘米,腹围48.5厘米。造型为撇口,束颈,丰肩,长圆腹,圈足。器里及外底施白釉。瓶腹部两圆形开光内各绘一幅粉彩花鸟图。开光外通体饰珊瑚红釉为地,上饰描金缠枝花卉纹。底书红彩“静远堂制”四字篆体方框款,款识工整。 此外,还有曹锟任大时的“延庆楼”款识瓷器,蒋字珍品蒋介石任大时的“蒋”、“民国三十六年中正”款瓷器等。 纪念瓷以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黑地描金粉彩开光山水纹瓶为代表。此瓶口径11.9厘米,底径14.8厘米,高32.3厘米,底书“江西陶专精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从资料记载来看,这件大瓶与1947年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由江西省立陶业学校设计制作的那批礼品瓷风格一致,堪称民国瓷中的。
民国时期,虽然官窑体系崩塌,但一些统治者为装点门面,专人设计样式,制作瓷器,其质量和水平并不亚于封建时代的官窑瓷器,因此这些瓷器被称为 “现代官窑”“民国御瓷”。从现存实物看,民国早期的袁世凯、徐世昌、曹锟等高统治者,都特制过瓷器,其中以袁世凯特制的 “洪宪瓷” 为有名。“洪宪” 是袁世凯复辟帝制所用年号,他效仿以往皇帝,命令景德镇烧制精瓷备用。为此,他从故宫选出雍正、乾隆、嘉庆等各朝瓷器做样本,命郭葆昌筹办洪宪御窑,还想重建御窑厂。有一种说法是,原定生产四万件瓷器,但因时间等原因只完成了六千件。这批瓷器除增加新造型外,基本沿用传统制作工艺,且彩绘比清代瓷器。为袁世凯特制的 “居仁堂制” 款粉彩瓷器,具有清代宫廷用瓷的风格。袁世凯灭亡后,主事者为收回本钱,将未烧成的 “洪宪瓷” 底款改写为清代雍正、乾隆等不同年款,所以这批 “洪宪瓷” 中有些造型、工艺相同,但底款不同。后来有人将一批 “洪宪瓷” 转往香港,香港文物鉴藏家杨铨先生将这批共六百余件的 “洪宪瓷” 悉数购得。1959 年国庆十周年前夕,杨铨把家藏的 5542 件珍贵文物全部无偿捐献给广州市人民,其中就包括那六百余件 “洪宪瓷”。
清末,江西鄱阳的 “云林画室” 造就了一批绘画人才,如黎竹庵,后来成为有名的画师,其瓷板画备受人们喜爱,还有人成为景德镇刻瓷名家,创出刻瓷特技。民国初期,饶州统税局局长缪某请黎勉亭刻袁世凯像献上,袁世凯大喜,令其入京授职,并雕刻像,其刻瓷作品应算袁世凯特制瓷的一部分。
郭葆昌在景德镇担任陶务总监督后,选择景德镇市内的湖北会馆作为绘瓷工场,由陶瓷家鄢儒珍负责烧制,成功烧制了一批瓷器,主要以粉彩和珐琅彩为主。珐琅彩是由清宫廷造办处的画师自炼或西洋的珐琅料,按的样稿在烧成的白瓷上作画,再入炉烘烤而成,其料主要成分是硼酸盐和硅酸盐的混合物,在不透明的白色易熔的珐琅料中,加入适量金属氧化物色素,使得洪宪瓷的珐琅彩相较于其他瓷器更为特,色彩明艳丰满,画面生动逼真。
除了袁世凯的 “洪宪瓷”,民国时期其他军阀也有自己的专属瓷器。徐世昌的 “静远堂制” 款瓷器,专仿雍正朝器物,多为单色釉,尤以天蓝釉和青釉为出色,如年窑暗花蝉纹梅瓶,釉面极其精细,为稀世之珍。徐世昌作为一代军阀兼文人大,学问深厚,书画造诣,自诩为 “水竹邨人”。郭葆昌深知徐世昌的审美趣味,为其监烧的瓷器多仿雍正年窑的单色釉,格调含蓄而优美,贴合徐世昌以雅士自居的文人风范。徐世昌还将这些瓷器作为礼物巴结日本人。
曹锟的 “延庆楼制” 款瓷器品种不多,传世,却收藏价值。例如粉彩富贵图双龙耳瓶,高 30 厘米,瓶口饰有金边,制作精细,釉质洁白无瑕,画面艳丽华贵。瓶两侧的双龙耳造型早出现在隋代的陶器中,饰双龙耳的器物总以朴拙浑厚为美,此瓶虽瓶身纤巧与大龙耳略显突兀,但整体制作精细。2005 年 6 月 20 日在北京翰海的拍卖会上,该瓶成交价达 41.8 万元。
民国官窑瓷器仿古色彩较重,是中国仿古瓷历史上的高峰期之一,以仿历代名窑作品为主,尤其以仿清康、雍、乾三代的瓷器为常见。常见的有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青瓷,仿隋、唐、五代的白瓷,仿宋代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瓷,仿元代青花瓷,以及明清的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及单色釉器。民国初期,景德镇的仿古瓷作坊遍布街头里弄,在南门码头的黄家洲还形成了仿古瓷集散地。这个时期大量的仿古瓷集中在仿明清各朝代的官窑瓷器上,多的要属康、雍、乾三朝的瓷器。
民国官窑瓷器的胎质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早期普遍较为粗松,相较于晚清更为明显,胎釉结合部常泛黄色,但也存在精细的瓷器,与晚清类似。例如一些 “洪宪瓷”,其胎质白润,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选用了精良的瓷土,经过精细的加工和淘洗,使得胎质细腻洁白,且胎体相对较轻,呈现出玲珑轻巧的质感,有别于一般民窑瓷器的粗重。
民国官窑瓷器的款识具有重要的鉴定价值。“居仁堂制” 款瓷器是袁世凯任大时的瓷,其款识多为楷书,字体规整、端庄,笔画粗细均匀,书写流畅自然。“居仁堂” 三字的结构严谨,比例协调,其中 “居” 字的一撇一捺舒展有力,“仁” 字的单人旁和右边的 “二” 字搭配和谐,“堂” 字的上半部分笔画紧凑,下半部分的 “土” 字横画平稳。
“静远堂制” 款瓷器为徐世昌,其款识风格仿雍正朝,字体较为纤细、秀丽,具有一定的书法韵味。如 “静” 字的青字旁线条流畅,“争” 字的笔画略显修长,整个字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远” 字的走之底写得灵动自然,“堂” 字的结构紧凑而不失大气,体现了当时文人的审美情趣。